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伟: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空间仍十分巨大

2015年09月14日 15: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12日表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可能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全球资本市场剧烈震荡,新兴市场货币持续贬值;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长期以来粗放式增长所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集中暴露,经济增长旧动力日益减弱、新动力接续不足。

  李伟在"国研智库论坛2015年会"上指出,无论是从供给方面看,还是从需求方面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发展空间都还十分巨大。

  一是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蕴藏着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2013年),多数行业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今年5月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正是为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所做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将通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新兴产业的崛起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IBM统计,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拥有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配套能力。这是我们实现制造业强国宝贵而难得的坚实基础。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将得以加快,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空间将得以拓展。在制造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也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是推进高质量的城镇化,将创造巨大的投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进展,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4.8%,但实际户籍城镇化还不到40%,这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在水平上还是在质量上,我国城镇化都存在明显差距,越来越不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现代城市文明与宜居生活的需求。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要通过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而且要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城镇化质量。在推进高质量城镇化的进程中,国家还将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变农村交通不便、教育医疗设施不足、村容不整的局面。这些工作的推进,将形成庞大的投资需求;同时,我国的财力物力也具备相应的条件。

  三是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化发展,将带来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及其他各类区域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比较严重。2014年,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水平都超过1万美元,但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人均GDP仅在4000-5000美元左右。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家将强力支持欠发达地区的追赶发展,加快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这不仅会带动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还将为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新空间。另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也将会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增量。

  四是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的同时,我国将有更多的人步入中等收入乃至高收入阶层,这将会形成消费扩大的双重效应。一是由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带来的消费扩大的基数效应;二是由中高收入阶层人数增多带来的消费扩大的结构效应,也就是中高收入阶层因消费能力增长而形成的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效应。

  五是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化将拓宽发展的外部空间。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格局的变化,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应对这种变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2014年先后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这是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沿线有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是有待深耕的、无比巨大的潜在市场。亚投行的顺利组建,而且很快将由57个创始国发展为70个成员国,规模将超过有67个成员国的亚行,预示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良好开端。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外需市场无疑将得到扩大。还要看到,近年来,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相继签订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些都将为中国发展潜力的释放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同时,李伟表示,从支撑经济发展的力量来看,随着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形成。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增强全社会发展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最主要的是,国务院相继取消和下放了大量行政审批事项,全面取消和划转了所有非行政审批项目,放宽了投资准入领域,扩大了市场主体自主生产和经营的空间,激发了市场活力,朝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迈出了重大步伐。中央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即将出台;财税体制改革也将继续深化。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未来将逐渐显现。

  二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去年以来,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不久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将引燃更多的"发动机",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李伟认为,中国经济不仅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还有着强劲的增长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不懈地创造公平、透明、规范、有序、法治的市场竞争环境,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一定能把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劲的增长动力转变成强大的现实生产力,引领新常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向更高阶段。(记者 马常艳)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