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创投市场降温 “独角兽”企业受青睐

2015年10月19日 10:1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下中国几乎被誉为创业的黄金时代。8月至今,《投资周刊》精心挑选了创投圈最活跃的案例进行解剖。陆续推出的7期专题报道,为读者追踪捕捉创业浪潮中最热门的领域,剖析创新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分析资本追捧的深层原因。

  记者梳理发现,创业创新带来的产业新气象背后,创投圈的各种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O2O创业平台烧钱恶性循环频现倒闭、公司夸大估值金额、用户数据造假缺乏诚信等问题日益凸显。而资本市场经历了A股市场大幅震荡之后,投资机构对于创业公司越来越谨慎。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坦言,融资尤其是A轮后融资难度将增大。

  在资本市场短期收缩之下,业内认为创新企业不要纠结估值,应该快速高效地争取融资,让自己有足够的“子弹”存活下去。而对资本而言,仍有很多有创新实力的公司可以加码投资,比如交易平台、移动医疗、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等。其中,差异性的“独角兽”创业公司更受青睐。

  现象

  政策资本双重刺激

  创新创业热潮走高

  随着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全民创新创业的热度前所未有,越来越多的“创客”投入大众创业浪潮中。与此同时,敏锐的资本也蜂拥进入有潜力的企业产业链布局,试图在这一波创业大潮中寻找“发光的金子”。

  今年以来,政府不遗余力引导创业。6月11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文件。《意见》从8个领域、27个方面提出93条具体政策措施。

  其中,在发展创业服务方面,《意见》提出,要引导和推动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移结合起来,完善技术支撑服务,引导和鼓励国内资本与境外合作,设立新型的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境外先进的创业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加强创业孵化国际合作。

  各类相关政策、意见的相继出台,更加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互联网+”创业项目更成为最大热门。在消费升级推动下,智能硬件、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在线直播产业,一方面面临转型升级的阵痛,另一方面也展示出更多新商机,吸引资本纷纷涌入。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机构天使投资呈现持续爆发趋势。据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上半年研报显示,上半年中国机构天使投资共发生809起,涉及投资金额约7.43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26.6%和184.1%。伴随着2015年IPO审批加速和新三板备受关注形成多途径退出,天使投资呈现井喷。

  另外,在创业投资市场,2015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1103起,较去年同期的866起上升27.4%,环比上升4.9%;其中披露金额的983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82.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9.93亿美元增长17.9%;在披露案例的全部投资交易中,平均投资规模达838.79万美元。

  记者从上述报告中发现,资本持续流向新兴产业,互联网行业为投资排名第一,共有352起;随后排名依次为电信及增值服务,IT、金融、生物技术和医疗健康等等。

  而投资创业创新行业和企业,也使投资机构们获利颇丰。上述研报指出,近两年是中国天使投资的丰收之年,高回报投资案例不断涌现,IPO退出在2015年上半年表现抢眼。

  数据

  融资烧钱难以为继

  估值造假令人咋舌

  日益高涨的全民创业情绪之下,创投圈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其中,关于O2O创业公司频现倒闭潮的问题最引人关注。有媒体统计了一份“O2O死亡完整名单”,名单上详细记录2014年至2015年以来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创业公司,涉及外卖、旅游、洗车、打车、拼车、美容等近200家生活服务平台。

  从最开始的蜂拥而入,到现在的部分黯然离场,O2O创业公司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O2O创业公司都是由于融资金额没有到位,用户又尚未培养起来,缺乏变现能力,靠融资补贴烧钱模式恶性循环,最终走向“死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沈云云认为,一般O2O的创业项目大多是比较“软”的想法,商业模式也没有经过成熟的考验,走的又是补贴营销的模式,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烧钱后的困难,比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死亡速度更快。

  更重要的是,高额的推广花费也让初期创业者无以为继。这些新兴的O2O项目创业,推广主要靠线下地推或渠道合作,以及线上优惠券补贴,前期烧钱非常厉害。云岫资本创始人高超说,按每单交易推广补贴来算,比如每单补贴10块、日单一万单,一天就要烧10万元,“虽然看起来门槛低,但实际上O2O并非草根的狂欢。”

  面对融资压力和竞争对手的竞争,有些创业公司开始在产品用户数据上造假,并且虚报夸大融资估值。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农村电商“一亩田”数据造假事件。成立于2011年,转做大宗农产品交易不过一年的时间,公司对外宣称实现了2000%的增长。据称,截至今年6月,“一亩田”交易流水达到了153亿元,6月20日到7月21日期间,“一亩田”的流水总额就达到了99亿元,交易完成订单数65602单,日均3.2亿元。

  官方公布的令人咋舌的数字,让“一亩田”在创投圈一夜爆红。但随后不久,就有媒体调查爆出“一亩田”资金链断裂大裁员,裁员规模超过1500人,75%一线人员被裁,还有“资方撤资”、“交易数据造假”等诸多问题。一个冉冉升起的创业“明星”企业,因为数据造假问题瞬间跌入谷底。

  多位投资人以及观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基于快速获得媒体和投资人关注等诸多因素,互联网创业圈虚报融资金额、夸大项目估值现象盛行,已经干扰了整个行业的生态健康。

  “创业圈对于融资金额的夸大现象太正常了,内行人都会把公开的融资金额除以5,大概就是真实融资额。”口袋兼职创始人张议云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很多创业者一般是将融资额翻3到10倍报出,将人民币报成美元,或者将估值说成融资额,或者采用比较模糊的报数方法。除了虚报融资额外,还有一些创业者借助媒体故意散布虚假融资信息或并购信息造势。

  “很多初创企业对外宣传自己平台或者APP用户数达到多少,大部分数据是有水分的。”一家互联网技术人员表示,用户数量可以造假,粉丝也可以买卖。另外,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对外宣传装机数量、APP下载量,对于活跃用户数量只字不提,“而前者数据是很容易造假的”。

  赛富亚洲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近日公开表示,创业企业在点击率、用户数转化率等数据的造假,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常态。“现在这种大规模的说假话,在我们投资人2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见到”。

  趋势

  A轮后融资难度加大

  差异化创新公司受宠

  在过去的8个季度里,企业融资快,机构投得猛,估值涨得快,加速了很多新基金的设立和募资,情况在今年5、6月达到了巅峰。与此同时,A股市场从去年10月到今年6月的三个季度也猛涨近150%,直到6月下旬,市场突然变冷。

  “尽管许多创业者还比较乐观,但未来两三个月,创业公司一级市场的估值还会持续下降,融资将有可能变得比现在要困难。”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曾公开表示,二级市场的震荡与调整会延迟反映在一级市场上,但一定会反映。“简单点理解就是以前可以涌入项目的资金,现在受到股市的调整缩水了。”

  张颖总结了2008年以来资本市场的变化规律,认为其高点与低谷之间的转折一般不会超过两年,如果从今年6月开始计算,不超过2017年7月份。“所以,对创业公司来说,融资的艰难期可能要持续一年半。”

  目前,创投圈有一个观点:天使的钱依然可以拿到,但创业公司遇到的第一个鬼门关就是A轮。有关机构数据显示,融到天使的有70%-80%将融不到A轮。

  雷雨资本CEO俞文辉也向记者表示,创业融资寒冬确实已经到来,VC募资越来越不容易。他分析认为,首先主板上市渠道被关闭;其次,O2O烧钱持续;再者,BAT巨头几乎进入了创业热潮每一个行业,战场异常惨烈。因此,投资机构都会比原来更加谨慎了。“未来投资会更加清醒,主要投向娱乐文化,越是经济低谷,游戏娱乐文化产业越繁荣。”

  获得小米旗下顺为资本投资的小蚁科技联合创始人宋烨则认为,融资难了对于优质创业团队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她坦言以前太容易拿钱了,但随着中国VC的成熟以及创业项目的增多,创业公司拿到融资将越来越难,行业里劣质的创业项目将被大浪淘沙所淘汰。

  在短期资本寒冬下,创业企业该如何越冬?张颖提醒,现在不要纠结估值,快速高效地把融资搞定,让自己有足够的“子弹”活一年半,等到数据非常漂亮的时候再去拿B轮。越是市场不景气,优质项目越会遭到争抢,投资说白了正是对最优质创业者的争夺与厮杀。“资本寒冬下也仍然有很多公司可以加码投资的,比如交易平台、移动医疗、企业服务、互联网金融、新文化等等。”

  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CEO叶大清认为,中国下一个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很有可能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诞生,而且很有可能是一个平台性公司。近日,融360刚刚获得任泉Star VC等多家投资机构超10亿人民币D轮融资的,目前估值超过10亿美元。

  有数据显示,中国前50位“独角兽”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占了10个,前几个全是平台,如蚂蚁金服、陆金所、融360。据了解,“独角兽公司”是指在最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

  “我们为什么是一个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因为我们是中国最大的金融搜索平台,你可以通过我们这个入口去找到中国任何的金融产品,而不用去银行。”叶大清向记者表示,资本市场短期内难以复原,但创业公司的竞争不会停止。在BAT压力之下,有差异性的“独角兽”创业公司才会胜出。

  沈南鹏近日在红杉资本年会上也表示,与BAT巨头竞争,如果创业公司能够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跑得足够的快,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巨头。而消费互联网、企业级应用和 “互联网化” 的传统消费行业为红杉中国重点看好之列。(记者 彭琳 欧志葵 实习生 雷超越)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