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下月试运行

2015年10月23日 08:3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 

  为确保外汇指定银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顺利衔接新系统,下月起,个人外汇系统将试运行。

  本报讯(记者 程婕)今后,若有人想利用个人结售汇系统不能实时联网更新的漏洞超额购汇,将无法得逞。昨天,外汇管理局明确,明年1月1日将停止使用目前运行的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而为确保外汇指定银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顺利衔接新系统,下月起,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将试运行。

  个人外汇业务实现实时录入

  据悉,新系统提供页面登录和联机接口两种使用模式。银行可通过页面登录模式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也可通过联机接口模式实现银行业务系统与外汇局新系统的直接对接,对个人结售汇业务实现一次录入。新系统正式上线后,各银行办理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应通过联机接口模式与外汇局新系统对接;柜台个人结售汇业务可选择联机接口模式或者页面登录模式。届时接口程序未经外汇局验收通过的银行,不得办理电子银行业务。

  个人超额购汇将被遏制

  新系统的上线将从技术上有效堵住漏洞。按现行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规定个人每年只能购汇和结汇5万美元。但是,此前部分外汇需求较大的个人利用部分银行结汇时并未实时登录外汇局系统查询个人余额,形成银行间系统的数据并未及时更新共享的漏洞,进行了超额换汇。

  事实上,最近外汇局针对跨境资本波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要求中外资银行加强个人分拆和重复购付汇管理等。对此,有人担心上述政策的出台是否会导致中国回到资本管制的年代。昨天外管局副局长王小奕就此表示,外汇局在管控异常资金流动过程中尽量使用经济和市场的手段来审慎管理,不会再回到过去的资本管制模式。

  新系统11月起试运行

  新系统试运行分为页面登录模式及联机接口模式两个阶段。9月至10月,外汇局选择部分银行开展新系统页面登录模式试运行。11月至12月,开展新系统联机接口模式试运行。

  外汇局昨天明确,10月26日以后开办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银行网点、特许机构网点,应向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开通个人外汇系统。各银行、特许机构采用联机接口模式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须经外汇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接入个人外汇系统。已开办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银行须于2016年1月1日前通过外汇局验收并接入个人外汇系统,方可继续开展电子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已获得通过互联网办理兑换业务资格的特许机构须于明年1月1日前通过外汇局验收并接入个人外汇系统,方可继续开展通过互联网办理兑换业务。

  相关新闻

  前三季度银行累计结售汇逆差1.88万亿元

  本报讯(记者 程婕)昨天,国家外汇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9月,银行累计结汇82624亿元人民币(等值13377亿美元),累计售汇101451亿元人民币(等值16392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逆差18827亿元人民币(等值3015亿美元)。

  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涉外收入15.2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48万亿美元),对外付款15.7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54万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4139亿元人民币(折合636亿美元)。

  国家外汇局副局长王小奕昨天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解释称,银行结售汇统计涉及的主体包括银行自身、企业和个人,他们在收到或者需要支付外汇的时候,就会有在银行结汇或者购汇的兑换行为。自我国取消企业和个人的强制结售汇要求后,企业和个人从境外收到外汇后,可以自行选择结汇或者以存款等方式保留,这取决于企业和个人对当前汇率和经济形势的判断。今年前三季度结售汇逆差为3000多亿美元,表明企业和个人呈现净购汇状态。但净购汇并不意味着立即对外支付,购汇后可能是支付进口或对外投资,可能是偿还境内外汇贷款,也可能是存在银行。涉外收付款逆差明显低于结售汇逆差,主要体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在境内的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包括收汇不结汇而选择存款方式保留外汇的情况,以及购汇增加外汇存款、偿还境内外汇贷款等。

  王小奕强调,应理性看待当前的国际收支波动。在资本流出的时候,市场主体可能会出现跟风等非理性调整,人民币贬值预期上升。但从我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看,并不存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基础,市场的非理性因素也会逐渐随着经济的稳定而消失。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