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境外媒体:欧美影子银行风险远超中国 美居首位

2015年11月22日 14:09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20日发表了印度、中国及美国研究所国际商务项目研究主任丹·施泰因博克的题为《为何真正的影子银行风险在美欧,而不是在中国》的文章,编译如下:

  此前一些报道普遍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给世界带来风险。然而,一家国际机构的数据非常清楚地显示,影子银行风险主要涉及各大发达经济体。

  与传统银行相比,影子银行发挥的功能类似,构成的风险也类似,但它们在正规银行业之外开展业务,所受监管较少。

  20世纪70年代初,现代影子银行开始在美国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涉及美国储蓄和贷款机构的危机实质上是一场影子银行危机。在接下来的30年中,过度放松监管和私有化几乎毁了国际经济。

  当然,面对影子银行的过度膨胀,中国也未能幸免。然而,在信贷来源方面,影子银行在中国的重要性仍比不上正规银行。而且,由于中国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较低,政府具备处理一场大危机的财政能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过后,金融稳定委员会开始发布年度《全球影子银行监测报告》,提供关于全球影子银行规模、构成和风险的事实数据。新发布的数据覆盖了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大部分领域,描绘了令人忧虑的趋势——这些趋势表明,各国几乎没有从全球危机中汲取任何教训。

  以新的“广义”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考量,世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总资产持续攀升,目前已达到全球GDP总量的128%。这离此前的高点130%——当时正值2008年秋季各大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几近崩溃前夕——仅两个百分点。

  在这一总量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增速最快。然而,这种增长通常始于相对较小的基数,也反映了这些经济体相对发达经济体增长更快。这种以“经济功能”衡量影子银行的新方式表明,某些种类的信贷中介机构较易发生挤兑(例如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基金)。这些中介机构的资产在“狭义”影子银行中占60%,并在过去4年中平均增加了10%以上。报告称,2014年,可能构成金融稳定风险的全球“狭义”影子银行规模共计36万亿美元。

  以新的基于经济功能划分的“狭义”影子银行计算,各大发达经济体内的最大影子银行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在这一总量中,重要角色由美国(40%)、欧元区核心经济体(21%)、英国(11%)和日本(7%)扮演。

  相比之下,新兴经济体的份额仅为8%——中国占其中一半。

  直截了当地说,尽管国际社会十分关注中国的影子银行业,但中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欧元区的五分之一。美国影子银行业的规模目前几乎为其GDP的150%,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银行业巨头瑞士的90%。

  诚然,中国的影子银行已迅速发展,但以国际标准衡量,其起点非常低。中国影子银行业占GDP的比例略高于30%。

  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发达世界的影子银行业没有受到与新兴市场的影子银行业同等程度的审视?

资料图片:影子银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