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募基金与A股一起经历牛熊

2015年12月28日 10:4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12月24日

  2015年,公募基金与A股一道穿越牛熊。这一年,共有508只新基金诞生,在市场最为火热的时段,首募超百亿基金层出不穷;也是在这一年,A股经历了流动性危机,公募基金遭遇大额赎回、分级基金首现“下折”潮,但全行业化险为夷,在不懈努力下回到正轨;2015年,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开闸,7只基金“南来北往”,开启了新时代……今日的报道中,南方日报记者梳理了公募基金2015年十大事件,与投资者一道回顾跌宕起伏的2015年。

  1.首募百亿基金再现江湖

  据同花顺iFinD统计,上半年,公募基金共新发基金508只,涵盖了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以及QDII等各种类型,且以偏股型基金为主。其中6月新发基金最多,多达144只。而在6月中旬A股大跌之前,这些新发基金中不乏首募规模超百亿的基金,如易方达新丝路混合、工银互联网+股票、易方达新常态混合、中欧永裕混合A、东方红中国优势混合、富国改革动力混合、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股票、工银瑞信丰盈回报灵活配置混合、易方达并购重组分级、易方达生物科技分级等。

  点评:今年以来,A股行情一路走高,在6月上旬达到全年高点,公募基金也纷纷趁热打铁,大量发行新基金,新发基金数在6月达到峰值。而在大调整之后,新基金发行热度骤冷。这表明基金发行与股市行情高度正相关。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12月25日

  2.股基批量变身“混基”

  去年证监会发布了重新制订后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及其实施规定,按照最新的标准,股票型基金需要将其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而原来规定的最低仓位线为60%。新规定从今年8月8日起施行。

  为了在8月8日前满足法规要求,基金公司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召开持有人大会,将股票型基金的仓位提高到80%;同时,也可以将股票型基金转型为混合型基金。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基金选择了后者,280余只股基选择了踩着时点变身,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混基。记者了解到,此举一方面是为了缩减流程,另一方面也是一定程度规避仓位限制。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未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将维持八成以上高仓位,势必对基金经理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可以预见主动股票型基金将在操作上淡化择时,强调选股,偏向细分行业或主题增强型基金。

  点评:事实上,股基和混基各有利弊,A股一旦大幅下跌,混合型基金除了降低仓位没有其他应对办法,即使额外选择购股也很难规避这种风险。因此,基金经理需要准确判断大盘的涨跌,判断失误带来的后果,比如出现大盘大涨而基金仓位很低的情况。但是对股票型基金而言,因为仓位下限为80%,不存在仓位过低的问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

  3.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开闸

  5月,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12月18日,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和4只内地互认基金出炉。

  中国证监会正式注册的3只香港互认基金分别为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类型分别为股票指数型、股票型、债券型。香港证监会按照香港市场规定正式注册的首批内地互认基金分别是华夏回报混合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型证券投资资金和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点评:根据《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首批北上的3只香港互认基金截至9月底的资产规模为166亿元人民币,4只南下的内地互认基金产品截至同期的资产规模为173亿元,按照两地互认基金在客地销售规模不得超过注册地的基金资产规模的规定,两地最大可销售规模基本持平,可保证资金进出基本平衡。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12月25日

  4.遭遇大比例赎回基金未对投资者说“不”

  在今年的股市起伏中,公募基金并未“掉链子”,没有一家公司发出拒绝赎回的公告,顺利渡过危机。从2015年6月15日蔓延至2015年8月26日,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到2886的低谷,暴跌超40%。而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下跌27.16%。在股票市场巨幅下跌时,投资者也不能淡定,基金遭遇大比例赎回。但从基金的整体表现来看,基金的流动性安排较好,未出现排队赎回的情形,显示出了专业的管理能力。

  点评:从全年的表现来看,公募基金可圈可点。截至12月15日,今年以来平均收益达到30.13%,远超指数4.55%的表现,体现了专业投资者的主动管理能力。一些基金的表现突出,如主动调仓的富国低碳环保,创出股灾后业绩新的长盛电子信息主题、益民服务领先金和新华行业轮换等基金。

  5.A股权益类基金清盘元年

  在股市低迷和基金销售艰难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迷你基金逐渐走向清盘边缘。公募基金清盘的主因是规模过小和交易清淡,面对6月中旬开始的暴跌行情和赎回潮,权益类基金逐步开始面临规模过小的问题。面对连续20日、连续60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等看似苛刻的清盘标准,今年6月以来的大跌使得不少基金规模持续萎缩,股市大跌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大加快了迷你基金的清盘进程。

  从规模和成交量两方面来看,不少ETF今年以来一直处于“自救”再“自救”的循环。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成为其中的勇者,于10月12日以现场开会方式召开上证市值百强ETF的持有人大会,经表决终止了该基金,使得2015年成为A股权益类基金清盘元年。

  点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ETF作为专为牛市而生的一揽子股票产品,给投资者带来更便利的投资渠道,当市场单边暴涨的局面发生转变后,正常的新陈代谢其实是市场的自然规律。长盛迈出的可能是证券市场的一小步,但却是基金行业的又一大步。正是有了这些生死循环,基金业会创造出更多贴近市场、贴近投资者的产品。

  6.分级基金经历大起大落

  今年A股的大起大落,让更多普通投资者认识了分级基金,分级基金规模也“蹭蹭蹭”地疯长。从2014年9月的400多亿,一跃站上2015年6月的3400多亿,目前仍有1400多亿。不少基金公司凭分级基金“弯道超车”,或者“跃龙门”,由暴涨7倍,到暴跌70%,其规模也经历了大起大落。

  三季度,由于市场巨震,分级基金发生了“下折”潮,其所带来的影响有目共睹:分级基金规模的骤降、投资者挂跌停无法卖出、下折后母基金大量抛售指数成分股对市场的冲击……同时,部分参与分级基金的投资者并未完全了解分级基金结构,以及可以通过合并赎回来规避部分下折损失。此外,可交易的下折基准日也使太多投资者误入陷阱,例如,国企改B在折算基准日还是吸引了高达3500万的资金进行“抄底”。

  点评:业内人士表示,“下折”潮敲响了警钟,当前在投资者教育、产品运作制度安排和准入门槛设定等方面亟须进行有更针对性的“升级”。分级基金的进退之间,正在考验监管层、基金公司乃至投资者的理性、智慧和担当。

  7.“奔私”潮告一段落

  据好买私募数据中心统计,在其数据库覆盖的公募基金经理中,7月“奔私”的公募基金经理数量为3,8月至11月连续四个月数量仅为2,这个数字在上半年平均是7。新成立的私募基金数量也从单月千余只骤然降至400余只,回到去年二季度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仍留在公募阵营的,除了坚守的“老干部”们,还有一批有待成长的“小鲜肉”。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奔私”的高潮或已然过去,原因之一是稍有资历的基金经理已经“奔”了,私募里的竞争也越来越残酷,好比连通器的两端,2010年后才显著发展的私募彼时明显水位较低,目前两者承受的压力相当;第二个原因,则是示范效用的下降,如果说公募是“圈养”,私募则是荒野生存,无疑难度更大。

  点评:6月中旬以来A股持续调整,对公募与私募的影响也是天壤之别,私募可能是“尚能饭否”的问题,公募可能是“排排队,分果果”,年终奖多少的问题。

  8.大数据基金“看上去很美”

  今年,大数据概念基金成为吸睛亮点。所谓大数据基金,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开发出指数进行被动跟踪,抑或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型主动管理。目前来看,在牛市中喜获超额收益的大数据基金也有相对应的隐忧,由于往往成分股是紧跟市场热点,在市场过热时个股会轻易达到高点,当市场出现系统性调整时,获利盘释放的压力也会第一时间传达到相关基金表现。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优中选优、相信群众的大数据基金确实能在一飞冲天的牛市中乘风破浪,但在应对宽幅调整的市场时,也体现出了弹性大的特征,并没有显现出回撤小、收益稳定的能力。“大数据”并不单纯意味着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点评:如果把“大数据”比作各产业的一部分,那么实现盈利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处理”实现数据的“增值”。这样的数据挖掘,在一定程度上被使用在一些CTA产品的投资策略中,但对于目前国内的公募基金,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可能与其能为基金公司带来的收益不容易相互匹配。

  9.打新基金收益来自底仓

  今年以来,打新收益凸显“低风险”且稳定的特征。按基金角度计,“纯打新基金”自2014年6月IPO重启以来至再次暂停,平均净值增长18.7%,收益突出。但是,如果按新股角度计,平均申购一只新股的年化收益为8.3%,总体呈下降趋势。记者了解到,收益“异常”的打新基金其实背后是较高的股票底仓,意味着其上半年优异的表现更大程度依赖市场的β收益,而非“打新”带来的α收益。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测算,纯打新基金的年化收益在8%—10%。打新这种看似拥有无风险收益的投资,事实上仍然有三个不确定性。其一,是政策的不确定性。2015年重要的事件是注册制的成行,这是打新市场最大的变化;其二,是参与资金量的不确定性,打新资金越多,收益越小;其三则是打新的收益高低,事实上与权益类市场的涨幅度相关。

  点评:从最新批次的打新中签率和收益来看,第二个不确定性已经印证。展望明年,在打新新政下,打新基金将更接近于二级混合增强债基的表现。

  10.基金子公司发展迅猛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101家国内公募基金公司的资管规模普遍远超其公募产品本身规模。数据显示,总资管资金规模约16.87万亿元,是公募产品资金规模6.72万亿元的2.51倍。其中10家的资管规模超过5000亿元。据了解,非公募业务的超常规发展,主要是专户业务和子公司业务,其分别起始于2010年和2012年。记者了解到,基金子公司的兴起,借助了非标资产迅速发展的东风,一时风头无两,但其快速发展中也留下了一些问题。首先,通道业务比较多,赚的还是牌照的钱,缺乏核心的能力;其次,融资类业务的信用风险逐步显现;再次,专户产品中存在分级杠杆产品。

  点评: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制约着非公募业务的发展空间。随着监管层日前叫停“劣后委托人下单交易类的结构化资管”的新增业务后,基金专户的业务空间正在被不断压缩。(记者 唐柳雯 数据文本 唐柳雯)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