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发力逆转加工贸易粗放式发展 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2016年01月18日 21: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石岩)针对中国加工贸易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现状,一份由中国国务院印发的文件18日正式公布。此举进一步表明了中国政府旨在逆转上述现状的努力,有望对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助益。

  一组由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加工贸易实现了高速度、跨越式发展,进出口额从改革开放初不足17亿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1.4万多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20%,全国10万家加工贸易企业带动直接就业4000万人。

  “中国加工贸易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依托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要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迅速发展起来的。”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说。他指出,当前,加工贸易发展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约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问题依然突出。

  具体而言,支陆逊指出,当前,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出现了“一慢、一快、一升、一降”的态势。

  “一慢”,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明显放缓;发达国家转向大力推动“产业回归”和“再工业化”;尚未出现类似IT技术革命的产业,产业转移缺乏亮点、热点和支撑点。

  “一快”,是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和订单向外转移加快,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中国产能和订单向外转移影响外贸出口金额达950亿美元。同时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加快。

  “一升”,是中国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2009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年均增幅超过10%,沿海地区雇佣工人成本已达5500元/月左右,是缅甸、孟加拉国等周边国家的3-5倍,接近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

  “一降”,是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中国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明显弱化。

  对此,支陆逊指出,必须站在对外开放新的起点上,紧紧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他表示,这“既是巩固贸易大国、建设贸易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的迫切需要,是稳定就业、提升国民福利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经济外交大局、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国务院18日发布的文件对此予以了明确部署。这份名为《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立足中国国情,创新发展加工贸易。

  “《意见》是在当前加工贸易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指导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称。

  支陆逊指出,《意见》立足于加工贸易,但又不局限于加工贸易,是指导未来加工贸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了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加工贸易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支陆逊说。(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