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莞“机器换人”观察:机器人来袭,饭碗能保吗?

2016年03月16日 09:22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 

  在佛山,机器人裁缝7分钟就可完成从接单到制作成衣;在东莞,工人可以在一旁喝茶,如果分管的机器出了问题,它会自动发短信通知他;在潮州,一家做盐焗鸡的食品加工厂,一线工人只剩下了拔细毛这一工种……机器人华丽登场,在这个高效、精准、不知疲倦的铁皮人面前,我们的饭碗还能保吗?让我们走进大力推行“机器换人”的东莞看一看。

东莞的一家工厂 刘大伟摄
东莞的一家工厂 刘大伟摄

  经济是就业的根本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人工成本上涨形势下,东莞一些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三来一补”企业开始“吃不消”。“机器换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从2014年开始,东莞市连续3年每年安排2亿元预算资金,资助企业利用先进自动化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服装、家具、鞋业、化工、物流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面推动实施“机器换人”。

  据统计,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东莞市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262个,总投资达103.84亿元,相关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5.25%,产品合格率从89.04%提高至94.44%,估算可减少用工71253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9.98%。

  广东连盈家具有限公司,一家典型的小微企业,最高峰时总用工为80人,用人成本上升等因素使企业一度濒临破产。董事长张锡林说,自动化改造后,企业目前总用工为40人,用工量减少一半的同时产量大幅上升,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提供了支持。仅1月份,企业就接到超过500万元的订单。

  大力实施“机器换人”的2015年,东莞经济增速以6.7%、7.4%、7.9%和8.0%呈逐季回暖。2015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2.3万户,同比增长7.7%,总量达到71.3万户。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2010年的7.14万元/人提高到9.50万元/人。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岗位确实流失了。但如不搞“机器换人”,一些企业就要流失,岗位更加不保。广东省劳动学会副会长罗明忠说,经济是就业的根本,经济稳定向好对吸纳就业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换岗平稳有序

  “机器换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但“减员增效”这个关键词也不容忽视。那么,减员严重吗?

  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副局长宁康说,最近这几年东莞劳动力实际上是在减少,我国劳动力供给从2012年出现了拐点,招工难、价格高广泛存在。东莞市1200多个“机器换人”项目减少用工约7.1万人,不会对就业造成实质性、扭转性的冲击。“机器换人”下的减员是平稳有序的过程。而且从劳动力供给上来说,也是符合东莞实际的。

  2016年春节节后用工报告显示,东莞企业反映用工形势总体比往年好,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正常有序,总体招工情况乐观。尽管求人倍率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东莞市用工缺口常年维持在20万人左右,岗位数仍大于求职者人数。

  东莞市副市长贺宇说,我们对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就业人数做了认真的分析,75%以上的企业就业人数是持平或者增长的,减少的大概是20%左右,总体上看,机器人应用对就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同时,东莞的求人倍率还是很高,一个企业部分工人转岗后,很快就会被其他企业或服务业吸纳。

  此外,东莞市调研发现,“机器换人”后工人的素质、技能都得到进一步提升,原因是机器人销售企业提供了与机器人“打包”在一起的应用培训。

  东莞中汽宏远汽车有限公司在一期投入10亿元迅速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又追加二期25亿元的投资,项目实施后,预计将带动就业2000人。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雄斌说,企业生产线做了许多自动化改造,同时我们与器械供应商签订了培训服务协议,要求其对我们的员工进行100%全员培训。“使用机器后,希望全员素质提升,在自动化协助下取得更高的效率。”他说。

  就业结构发生变化

  28岁的农民工陈海波在一家台资企业的自动化生产部门工作,他经过了三轮激烈的竞争才获得了公司自动化项目培训的机会。“现在想想自己真幸运,如果当时没有继续争取自动化学习的话,现在我可能已经转岗了。”

  陈海波的话,道出了许多外来务工者对自动化浪潮的认识,以及在其倒逼之下对自我技能提升的迫切需求。事实上,由于“用工荒”下劳动者工资不断上涨,许多外来务工者多年来习惯于不断跳槽去获得“满意的薪水”,而不愿意进行培训学习、自我提升。

  如今,在机器人这个有力竞争者的鞭策下,政府、企业和工人在职业技能提升上达成共识,东莞的工人队伍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东莞市就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全晃说,根据对东莞实名制用工登记群体的调查,537.73万人中,26岁~45岁年龄层占比71.45%,较2014年增加2.3%,中青年务工者数量在增加,其中,高中以上学历增加约2%,持有职业证书人员增加近10%。

  贺宇认为,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和人的解放发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机器换人”后,设计、制造、销售机器人的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会大幅提升,对工人素质、技能的要求也会大幅提升。

  为此,东莞市政府发布了《东莞市技能人才培养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东莞市技能人才发展的5年目标,预计到2020年东莞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100万人。一座崭新的职教城也即将投入使用。

  东莞市劳动局培训科科长卢静介绍说,东莞市政府投资20亿元建设职教城,职教城中的高技能实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公共服务区等区域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企业和劳动者对某项技能有学习要求都可以在职教城得到满足。

  罗明忠等专家认为,在用工缺口之下实施“机器换人”,现有工人虽无近忧,但应有远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升是摆在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面前的共同考题。政府要有所作为,广大劳动者也应自觉利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多种培训机会,进行自我革新。(半月谈记者 黄浩苑)

【编辑:查云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