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社科院专家: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观念亟需转型

2016年04月12日 11:10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 

  中国网4月12讯(记者 吴琼静)“中国的人力成本快速上升,一些日媒炒作‘中国崩溃论’等多重因素,导致日企在中国的投资意愿有所下降”。近日,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张季风在分析中日经贸关系衰退的几大原因时指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对华投资的日本企业观念还停留在旧有阶段,再加上受日本媒体的误导,导致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对中国经济和投资环境发生误判。张季风认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在“十三五”期间可能会从4亿人增长到6、7亿人,如此庞大的市场孕育的商机无限,日本对华投资应更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纵观近年来中日经贸投资的变化可以发现,中日间的经贸合作在2012年之后转入低谷,双边贸易连续四年负增长,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今年2月份,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日贸易额为3033亿美元,同比减少11.8%,这是自2009年雷曼危机以来,时隔6年首次呈两位数减少。而与之呈现鲜明对比的是,2015年中韩贸易额已上升至近3000亿美元,在中韩自贸协定的效用下,中韩贸易规模今后有望进一步扩大。张季风指出,日本的GDP规模是韩国的4倍,而目前中韩的双边贸易额已经接近中日贸易,这无疑是中日贸易走向衰退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日经贸关系陷入低谷:日企亟待转型

  “中日经贸合作缘何出现衰退?”张季风分析称,除了因钓鱼岛事件等日本政府的右翼行为对中日关系的损害外,在经济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中国的人力成本快速上升,有些地区的工资已经是东南亚的数倍,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下降;第二,日元大幅贬值,日企在中国的销售额下降,盈利难度增大;第三,中国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日本企业的观念还未完全随之改变,还停留在旧有阶段,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孕育的新商机特别是市场扩大前景认识不够。

  同时,张季风认为,日本媒体大肆渲染“中国崩溃论”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走进日本的书店,会发现目前‘中国崩溃论’已经取代‘中国威胁论’在日本社会大行其道”,张季风认为,虽然日本的有识之士和日本的大企业能够认识到真正的中国,但是许多日本中小企业在并没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中国的情况下,会受到严重的误导,从而导致对中国经济和投资形势发生误判。

  对于中日两国关系波折不断,张季风认为,2010年之后,中国GDP规模首度超过日本,并在2015年达到日本GDP的2.3-2.4倍左右,从以前的“日强中弱”到现在的“中日双强”的格局,这是两国从未有过的双边关系状态,比较容易引起矛盾。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中日两国关系背后“美国因素”的力量。“基本上中日两国之间出现的争端,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张季风指出。

  中日经贸合作前景依然光明

  那么今后中日经贸合作关系将何去何从?

  张季风对中国网记者分析指出,在2010年之后,中日经济关系进入转型期,目前中国仍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日贸易占日本贸易额的五分之一。双方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形式从单纯的贸易投资扩大到财政金融以及区域合作,合作领域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投资区域也发生转换,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这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变化趋势也是呼应的。

  尽管波折不断、不和谐之声时有出现,但合作和共赢的理念依然是中日两国经济界的广泛共识。2015年11月,日中经济协会会长联合了日经团联及日本商工会议所,首次派遣了代表整个日本经济界的访华团,参加人数超过220人,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访华团团长宗冈正二认为,这展现了日本经济界对中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积极预期。而近期日本外务省副相木原诚二公开表示,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日本政府正在考虑未来对中国人实行免签政策。

  今年3月中旬,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有关中日经贸合作的前景时也表示,中日之间在智能制造、科技合作,创造人们需要的高质量产品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前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互补性很强,可以携起手来去开拓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我们都记得90年代初期的时候,当时在中国的大街上,经常能看到日本松下电器、索尼的广告牌”,张季风说,当时中国的人均工资也就几十块钱,购买一件日本电器是极其奢侈的事情,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今非昔比,已先后有包括东芝、松下、夏普等日本老牌家电品牌的部门被中国企业收购。张季风对中国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约为4亿人,“十三五”期间会扩大到6、7亿人,如此巨大的市场孕育着无限商机。中方有广阔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日方有技术和管理经验,中日可在诸如共同治理雾霾、高端制造业、有机农业、养老产业等多领域开展合作。“现在的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亟需转型,需要有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张季风认为。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