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观点】要深究菜价周期性“抽风式”上涨的根源

2016年04月20日 09:19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蔬菜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引发了各方关注。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他们更担心的是,这种情况到底会持续多久。

  其实,从蔬菜价格长期的波动规律来看,这种担心大可不必。

  蔬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一直存在,在印象中,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智慧的网友也创造出许多词汇进行调侃,比如“蒜你狠”、“姜你军”等。肉价同样如此,也会出现周期性暴涨,“羊羔疯”、“牛魔王”等词汇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不过,这种暴涨现象在一段时间之后总会归于正常,此次应该也不会例外。

  价格的波动,往往会直接引发市场的反应,即供给和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

  从各方反应的信息来看,本次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因素还是供给侧出现了问题。由于正处于“春淡”期,很多蔬菜供应减少,寒潮天气又影响了南方产区的蔬菜产量,一些蔬菜种植户因长期亏损或者挣钱不多而减少种植面积等因素都会导致供给减少。

  然而,供给端出现变化时,老百姓的需求却基本没有变化,再加上市场预期、资金炒作等一起发力,便出现目前的这种局面。“供小于求引发价格上涨”这是市场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也不难理解。

  但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深究其背后的推动因素,特别是不定期出现的某类蔬菜价格暴涨暴跌的局面,这其中的深层次诱发因素又是什么呢。

  有分析认为,此轮菜价上涨,反映出蔬菜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和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我国蔬菜生产逐渐呈现出“大生产、大流通”的新格局。以往那种小规模生产的方式越来越少,规模化生产越来越多,蔬菜产区也逐渐由城市郊区向农区集中,生产方式由露天向设施转变,生产组织结构也趋向专业化和规模化,这些都带来蔬菜供给的变化。因此,一些地区蔬菜产量的大幅波动,经常会影响全国的供应量。

  再加上长期以来土地、人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容易引起产能波动,一些种植户如果长期亏损,就会减少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价格波动。

  长远来看,需要加大对种植户的保障力度,让种植户能够保证一定的盈利,激励他们的积极性。

  另外,流通环节链条过长、环节过多等情况依然存在,这也在无形中推高了蔬菜价格。因此,在市场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消费端,蔬菜价格高得惊人,而在生产端,种植户还亏损。这种情况需要反思。

  价格上涨太多、价格太高,消费者受不了,价格太低,种植户受损失,一头是百姓的菜篮子,一头是种植户的菜园子,两者的利益都要考虑到。

  按照一般的理解,应该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但在保障民生方面,政府的适当调控必不可少,也应当仁不让,应该用合理的政策引导市场,避免定期出现这种“抽风式”上涨。

【编辑:尹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