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学家左小蕾:一些国际分析误导对中国经济形势判断

2016年06月19日 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中新社发 陆欣 摄  

  经济学家左小蕾:一些国际分析误导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杨程晨 刘舒凌)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左小蕾近日接受中新社等媒体访问时称,近几年国际媒体对中国月度、季度经济数据,特别是第二产业的相关数据分析存在极大误区,误导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扭曲了市场的心理预期。

  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近来引起关于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一些猜测。

  目前担任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的左小蕾,对经济形势分析、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有深入研究。在她看来,当前国际大背景下,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仍达25%,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稳定器”,同期美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0%。

  这位专家对记者表示,相关“崩溃论”仅从增长速度的数值变化来判断中国经济态势,是不充分、不中肯的,“中国的数据有好有坏,但国外一些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描述是很情绪化的”。

  左小蕾首先指出,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调整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是可预期的,不应该作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增量信息。近期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呈现下降态势,西方一些观点通常给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判断,并不断释放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微调的“预期”,这违反了理性预期要充分对称已知的过去和现在的信息的基本原则。

  她说,工业增加值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等数据,“印证”前期已经做出的分析和判断是合理的、正确的。但是,把“已知”的信息变为“增量”信息,甚至重复使用,推动“增量的”宏观调控政策“微调”不断,对数据做出错误的解读,误判当期形势和未来的态势,也误导了政策和政策预期。

  此外,一些国外分析还将“出口负增长”变成新的“增量”信息,使其成为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的依据,又成为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下调的理由。

  当前,中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调整思路,然而供给侧结构调整的“新政”仍被一些国外分析人士质疑为“缺乏新意”。对此,左小蕾表示,实际上,最大的新意就是强调调整“不合理的供给结构”与构建“合理的新的供给结构”并行。

  她认为,通过增加总需求三个方面(投资、消费、出口)的新供给进而创造有效的新需求的方式,是比用短期刺激政策更积极的稳增长举措。

  比如,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替代加工出口贸易;增加品牌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消费在消费中比例;新出口产品结构和新消费产品结构拉动对新供给领域的投资等等。

  左小蕾还指出,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最大的不同是大规模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转而向更高劳动生产率引领创新驱动的转变。

  她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规模已经接近11万亿美元,按6.5%的增长计算,每年相当于新增一个土耳其的全国经济总量;期待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过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必将遭遇资源约束,甚至导致全球经济严重失衡。

  左小蕾强调,中国经济正在按照经济规律平稳发展。必须从思想方法上对一些西方机构的分析逻辑进行根本纠正,否则会不断误导市场预期,打击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