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光明日报:解决“校园贷”乱象须加强监管

2016年06月21日 09:1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光明时评】

  据媒体报道,近日有高利贷团伙通过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放款”,即进行借款时,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照替代借条。当发生违约不还款时,放贷人以公开裸照和联系借款人父母等手段作要挟逼迫借款人还款。

  以裸照作为借条,挑战社会道德底线,且涉嫌侵犯隐私权,私自明码标价打包出卖更是涉嫌传播淫秽物品,而动辄30%的周利率则明显属违规贷款。事情曝光虽然能让那些处于“裸条借款”噩梦之中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处境多了一点心安。但低下的财商、扭曲的欲望、淡薄的风险意识,仅通过这一次教训,是否能有明显改观,则需要打个问号。网友对深陷“裸条借款”的女大学生的吐槽背后,实则有着对高校加强风险教育、提高学生财商的期待。

  但这还远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凭学生证即可在线办理”“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拍个裸照立等可取”“新学期,我们全都要新的!”……校园借贷的门槛之低、资质审核程序的形同虚设甚至恶性鼓励学生贷款,都赤裸裸地暴露在这些广告海报当中。这还不算借款后各种不透明收费“陷阱”、普遍较高的借款利率和不文明甚至违法的催收手段。如此漏洞百出的各种校园“xx贷”们何以能够堂而皇之地在大学校园内存在?虽然在今年4月份,教育部就已联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依旧没能阻挡住“裸条借款”的发生,其背后的野蛮生长力量可见一斑。

  面对铺天盖地的“校园贷”,监管不能作壁上观。但加强监管也并不意味着要“一刀切”,将“校园贷”从大学校园中“赶尽杀绝”。毕竟,作为民间金融的“校园网络版”,校园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部分金融需求,比如创新创业、完成学业、解燃眉之急等,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中心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乎占一半。2004年到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是那扇打开“经济之困”的钥匙,但随着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的被叫停,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恰好填补了这项需求空白。

  刚性需求驱动下的疯狂生长和粗放发展,为校园借贷诸多乱象埋下了祸根。对于“校园贷”中的种种乱象,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但“裸条借款”的触目惊心之下,也没有理由任其继续“裸奔”。有序监管,它才能成为名副其实地解开“经济之困”的钥匙,而不是潘多拉的盒子。

【编辑:尹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