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上一页 广东产机器人迎来产品创新升级潮 产量年增4000台(2)

2016年06月29日 10: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产业观察

  广东“智造”开创“人机共存”新模式

  推动低端劳动力向新型产业技术工人转变

  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线工人担忧:“机器换人”是否意味着工人要下岗。

  将减少重复繁重劳动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动新趋势报告》指出,机器人应用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机器人应用将推动低端劳动力向新型产业技术工人转变。企业应用机器人,一方面减少了危险作业、重复繁重劳动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增加了研发、应用、销售和维修等就业岗位。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认为,未来将有更多普通工人转移到服务业就业,预计工业企业用工每年将减少约90万人,但服务业吸纳就业量每年将增加约105万人,总就业量每年增加15万人。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公司从事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近年实施机器人应用后,平均应用5—6台机器人就增加1—2个技术服务岗位。目前年产集成电路近100亿只,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之一。

  省人社厅就业局在调查中发现两个现象:

  一是2015年前三季度中,全省制造业企业岗位平均每季减少22.54万人,但制造业服务化推动了第三产业平均每季增加25.18万人的岗位。(另据调查显示,广东应用了机器人的企业普工总数减少了19.3%,而技工总数则增加了16.9%)

  二是机器人应用减少了单位产值的用工人数,提高了人均薪酬待遇,用工缺口和员工流失情况持续改善。2015年前三季度2万家企业平均员工缺口38人,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其中机器人应用对普工缺口改善更为明显,缺口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员工流失率为13.3%,下降1.9个百分点。平均每台(套)机器人设备可以代替约6.5名工人,大部分企业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10%—30%。

  人是生产过程的核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技术专家李培根也不赞成“机器换人”会导致工人下岗之说,他认为广东企业该做的是提升工人的创新能力和使用装备的技能,围绕一线工人应用机器人。

  “人是生产的核心,机器人只是辅助工人生产的工具。”李培根说,在非常强调自动化的德国制造业车间里,机器人技术已经不断升级,但是机器人所承担的职责依然只是运输及相关协作。生产过程中人始终是核心,机器人需要做的是帮助工人完成简单的重复劳动或者像物流运输这种重体力活,从而提升效率,而非代替人,德国企业并不倡导“全自动化”。

  如何提升工人的创新能力呢?答案是在机器人能应付基本的制造工序后,让工人自行寻找工作兴趣。他举例,制造精密研削切割设备的日本迪思科科技有限公司在实施机器人应用后,推出一项新规:工人可以根据工作自主选择自己的强项,以及想从事的项目。即便在制造业发达的广东的工厂里,这都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个很可能是未来广东制造业实施机器人应用后,将经历的过程。

  李培根还表示,汽车冲压、焊接、3C装备等行业适合推广机器人应用。但是智能装备唱主角的行业,比如纺织、木工等则不一定需要机器人。

  广东机器人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张宪民认为,在“世界工厂”珠三角,“人机共存”是比完全用机器人取代工人更优的选择。

  他举例说,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曾经追求过使用全机器人生产,希望尽可能地提高效率。但是,最终这项尝试没有成功,人还是生产一线的主角。只不过是人类不再从事枯燥的重复劳作和危险、有害的工种,把这些工作交给机器人。

  张宪民提出,目前,德国是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采取的正是“人机共存”的生产模式。广东应该参考德国的模式,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把适合人类的工作交给人类,把适合机器人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记者 苏力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