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评论:科技计划管理去行政化势在必行

2016年07月08日 09:00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 

  据媒体报道,精准医学研究、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最近进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公示环节,项目总经费超过200亿元。作为整合了原有的“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此番一亮相,即引发了社会关注。不仅因为在新设立的国家五类科技计划中,这是整合原有科技计划力度最大的一个,还因为,其计划管理方式的改革,首次引入了“第三方”,由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进行管理。

  公示信息提示,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可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各项目的专业管理机构提交书面材料。此番表述,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有着颠覆性意义,只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职责泾渭分明,政府部门退出“当事”一方,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流程才能真正实现公平公正,很多现在看起来混沌的问题才能说得清楚。有专家评价,这次整合重塑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流程。

  专业机构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作用,在国际上已有成熟经验。以德国的ZIM计划为例,其参与的三家管理公司,负责计划执行的各个阶段,自身都拥有科技创新服务的专家和工程师团队,同时又是众多产业合作组织、协会的成员,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他们按照委托协议和ZIM计划管理办法,依托专业力量和网络资源独立开展项目和经费管理,提高了项目的执行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计划管理基本是由政府部门和其下属的事业单位负责,还有一些科研部门自身就有中央财政科技预算,项目和经费的管理基本是内部化管理,从而造成研发管理行政化、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科技项目管理市场化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科技计划管理还是属于行政垄断型的。此次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科技计划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从行政垄断型向市场竞争型的巨大转变。

  当然,要真正实现这样的转变,还需做多方面努力,一是专业机构需要加强独立性,二是需要不断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服务的法律环境。目前的“第三方”,原来多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与上级行政机关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而专业机构自身的管理能力也还有待提高。开弓没有回头箭,科技计划改革又一次冲在了前列,相信这一改革举措必将引发科技体制的新一轮改革探索。

【编辑:尹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