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校企若分开名校可离商海 钢企大合并做强更要做精

2016年10月14日 11:0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 

  复旦复华收到大罚单

  校企分开何时能实现

  复旦复华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被税务监管部门开出约2.66亿元罚单的听证会于9月28日在沪举行。据了解,这场关系复旦复华未来发展的听证会并未在第一时间宣判结果。对于此事,税务监管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此事反转的可能性较小。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复华表示,一旦这2.66亿元罚单坐实,药业公司将根据税务稽查部门的处罚决定书按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药业公司作为主体单位直接承受较大经济损失,将严重资不抵债,财务状况将严重恶化,可能因支付能力不足影响到药业公司未来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作为药业公司控股方也因此承受严重的间接影响。

  违规罚钱如同借债还钱一样“板上钉钉”,并无太多的话要说。只是这桩案子,涉及到国内知名的高校——复旦大学,让人觉得不那么舒服。大学能不能办企业?按现有法律法规,可能也无明显的禁止条款,办企业似乎没有法律障碍。但是,商海茫茫,时刻都有翻船的时候,作为一般商业法人,违法违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就是了;如果背后是复旦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影响就不那么简单,真不愿意看到“复旦”二字出现在重金处罚的名单中。校办企业是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那时候,国家困难,财政拮据,大学更是捉襟见肘,校办企业无疑有其积极作用。现在,国家及地方的财政大为好转,校办企业的历史使命似乎已经完成,能否让校办企业与大学彻底脱钩?能否通过改制让校企彻底分开?能否让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名校身影,不出现在因为商业违法而被重罚的名单中?

  卖房成救命稻草

  企业无心搞实业

  据统计,截至9月28日,今年以来,共有73家公司发布房产交易公告。据悉,上述涉及房产交易的上市公司其主业均不是房地产,公司所处行业趋势正在走下坡路,或是公司处于退市边缘,用卖房从而实现减亏甚至保壳的效果。在形形色色的上市公司房产交易中,不乏卖房减亏,也有受让房产度过难关。而在近期处置房产的案例中,天和防务和*ST宁通B尤为引人注目。天和防务27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3套房产公开出售,北京这三套房子可不便宜,最便宜的拟转让价格为680万元,贵的要1250万元。转让理由是有效盘活公司存量资产,预计产生收益约1000万元。*ST宁通B两套北京房,预计收益1200万元,尽管弥补不了上半年亏损,市场还是将之解读为卖房保壳,获得强烈反响。

  与近期房价暴涨、各地抢房成风同时出现的是,上市公司频频卖房救急,这真是令人心酸的态势。前不久,恒大廉价拍卖了已经投下巨资、且卓有成效的饮水、粮油和乳业,将重心回归房地产业。那篇文章的标题是“别让许家印跑了”,虽然有调侃的味道,但也说的是事实:在一番转型的努力之后,中国企业更加认识到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不如回到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蔓延,中国经济将会向何处去?以恒大的实力,进入民生类实业领域尚不能坚持,那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境遇更是可想而知。房地产业到底该如何定位?房地产调控该怎样进行?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如何,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更宽领域思考,从全局和顶层思考,不能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了。

  钢企合并遭上交所问询

  做大做强不如做精做强

  据媒体报道,国内两家钢铁巨头宝钢和武钢的合并,遭遇监管层的问询。上交所近日下发问询函,内容主要涉及宝钢武钢合并细节,包括要求披露被吸并方资产权属瑕疵以及经营等情况。公开信息显示,就在9月22日,宝钢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发布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交易报告(草案),公司拟向武钢股份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换股吸收合并武钢股份,换股价格分别为:宝钢股份4.60元/股、武钢股份2.58元/股,武钢股份与宝钢股份的换股比例为1:0.56,合并完成后上市公司总股本为221.19亿股。至此,也拉开了两家国内钢铁巨头吸收合并的序幕。不过,这一备受市场关注的强强联合遭遇监管层的问询。上交所向公司发布问询函,对合并细节进行询问,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关于本次交易方案细节、被吸并方的资产权属瑕疵及经营情况。同时,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宝钢和武钢目前是否有压减产能的任务指标;此次吸收合并对于落实去产能政策等的具体体现,以及两公司前述压缩产能的计划是否会因合并而受影响。

  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没有合并重组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合并重组也不是万能的。上交所的问讯,其实也正是其本市场人士所关心、所担心的问题。在钢铁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的大背景下,合并并不能轻而易举的解决去产能问题。通常说,合并重组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但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似乎是做精做强更有吸引力。质疑声音不仅来自监管层,国际几大知名评级机构对于这一合并也给予关注。标普甚至将宝钢股份纳入负面观察名单,理由是因并购案承压,对合并后的股份公司的财务和业务前景均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并特别提及武钢集团较大的债务给新集团带来的隐忧。另一大评级机构惠誉则表示,重组后新集团的财务指标可能变弱,因为武钢具有杠杆率高的财务状况。资产问题,债务问题,冗员安置问题,产能问题等等,显然不是“一合就灵”那么简单。所谓未雨绸缪,还需当事企业多方努力。

  转型升级不一定跨界

  迈向中高端亦有前程

  传统彩电厂商的转型在持续进行。TCL举行的秋季发布会透露,布局全球高端市场和巩固上下游产业链,成为公司的两大发力点。在秋季发布会上,TCL集团推出了高端副品牌“Xess创逸”。事实上,这并不是TCL第一次强调高端化,早在年初的CES上,公司就推出了定位高端的电视产品X1。值得注意的是,TCL集团今年上半年进行了多项产业合作和投资。比如,TCL与紫光集团、长江引导基金和湖北科投分别组建了两只目标百亿规模的产业并购基金,聚焦于TMT、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行业的直接投资和并购。本周,TCL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与美国Novatel Wireless签署协议,以5000万美元收购后者旗下MIFI(智能移动热点设备及移动宽带)业务,来强化北美业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TCL的运营核心是希望打造产业链的竞争力,其中,零部件特别是面板、芯片,都是着力投资布局的方向。上半年业绩并不理想的TCL,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本化上频频出手,静待下半年的回暖。

  做实业不容易。做家电更不容易。业内的竞争程度用惨烈来形容,绝不过分。而且,价格战频频上演,薄利甚至亏损,已经成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能坚持做下来真的不容易。我们看到,TCL集团没有跨度太大的跨界转型,没有“卖房子”之类的急功近利,而是强调打造产业链竞争力,强调布局高端市场。这肯定是一条艰辛之路,是一条“慢工出巧匠”的实业发展之路。资本市场上说,当卖零食的小贩都去炒股赚钱时,股市就危险了;产业领域何不如此?无论做实业的、玩虚拟的,还是有钱的炒家、没钱的百姓,都去借钱买房时,房地产业的“一枝独秀”还能红多久?坚持在实业里做高精尖,坚持在已有主业里深耕细作,值得点赞。张健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