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蒙古国客商寒冬来华扫货:青睐“中国制造”(图)

2016年12月17日 1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蒙古国客商寒冬来华扫货:青睐“中国制造”(图)
图为二连浩特街头,几位蒙古国大妈满载而归。 郭鹏杰 摄

  中新网二连浩特12月17日电 题:蒙古国客商寒冬来华扫货:青睐“中国制造”

  作者 乌瑶 郭鹏杰 张一帆

  “我这次来待了五天,买了好多圣诞节时穿的礼服和圣诞老人服装。”40多岁的乌兰其木格住在距中国二连浩特市数公里外的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她5年前开了家服装店,卖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的,每月一次的“中国采购行”雷打不动。“我与好几家中国店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每次来都会提前联系,对款式、价格等进行对比,确定好再来。我们关系都不错,平时他们还会请我喝酒。”

  1956年,中蒙苏三国联运铁路开通,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正北部的二连站是重要站点,同年设二连镇,当时人口约600人。10年后,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市。60年后的今天,二连浩特已发展成人口约10万的边陲小城,坐拥中国对蒙最大陆路口岸。每天人员货物往来于此,穿梭交织出中蒙经贸的细密网络。据二连海关统计,2016年前11月,平均每天进出境人员超过5000人,日平均进出口货物超过2万吨。

  据二连海关提供材料显示,这其中,边境小额贸易仍是重要方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蒙古国轻工业相对不发达,中蒙间的便利交通和便捷通关使得“生活在蒙古,购物来中国”成为不少蒙古国民众的共识。很多生活在口岸周边、甚至更远地区的蒙古国百姓会来到中国采购生活用品,也有很多蒙古国人将“倒卖”作为谋生之道。

图为满载货物、正排队回家的蒙古国客商。 郭鹏杰 摄
图为满载货物、正排队回家的蒙古国客商。 郭鹏杰 摄

  即使当下北国冬天寒风凛冽,每天仍有络绎不绝的蒙古国客商来到中国,把“中国制造”带回蒙古国。乌兰其木格正是其中之一。

  “我的货物也都是从中国采购的,几乎每周要来一趟。”年近50岁的通嘎拉格也是尝到甜头的蒙古国生意人。老婆孩子都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他,在扎门乌德开了一家洗印店(提供复印、印刷、冲洗等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小铺已从10平方米变成3层楼房。他告诉记者,他几乎每次采购都是当天就回。“有些材料需要抓紧回去弄。”

  通嘎拉格总说自己很忙,但这些年来,北京、上海、珠海等多个城市都有他的“旅行足迹”。

  相较于乌兰其木格和通嘎拉格,花甲之年仍在为生活奔波的宝乐德大爷则要辛苦得多。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93年。这些年,我的路线是固定的,自二连浩特进入中国,去北京采购钥匙坯和门锁等货物,然后直接回蒙古。”宝乐德大爷的家在乌兰巴托北面的一个小镇,安装门锁、配钥匙的小生意他一干就是30年。“这么多年来也已经跟中国的供货商建立起沟通渠道,我们都互留有电话和微信,确定有货之后才来提货,以免白跑一趟。”

图为二连浩特市街头,蒙古国司机正在装载从中国购买的货物。 郭鹏杰 摄
图为二连浩特市街头,蒙古国司机正在装载从中国购买的货物。 郭鹏杰 摄

  “在蒙古国市场上,中国货物以服装、鞋帽、工具等为主。这些年来,中国商品的品质也愈发被信赖。”宝乐德大爷告诉记者,最开始,很多蒙古国人喜欢从中国买便宜的商品,发现使用寿命比较短,所以之前有“中国的货物都是一次性的”的说法。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因为蒙古国人发现“一分价钱一分货”,比较贵的物品质量就很好。“像我店里主要经营钥匙和门锁等,这些东西销量还不错。”

  经过多年来的频繁的边贸互动,跨境前来采购的蒙古国人也逐渐成为二连浩特的重要消费群体,催生出很多服务行业。这里已经有专门与蒙古国客商做生意的商贸城,有为蒙古国客商提供服务的酒店、餐馆和洗浴中心,很多企业的招牌都有斯拉夫蒙语。据了解,不少蒙古国人也来到二连浩特开饭馆,接待“老乡”。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蒙古国民众采购集中的商城门口有很多挂有蒙古国牌照的私家车。这是往来于二连浩特和扎门乌德之间的跨境“公共汽车”,一人一次80元(人民币)。司机一天往返2-3趟,就可轻松赚得千元人民币。

  “今年蒙古国的经济不太好,我也怕这次进的货会卖得不好。但我春节前还得再来一趟。”乌兰其木格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时二连口岸都会闭关,那几天她就没法来中国了,所以要提前采购。“中国的衣服都比较好卖,其中休闲服最好卖。”(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