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关于大资管行业监管,央行记者会透露了怎样的信号?

2017年03月10日 18:47 来源:中新经纬 参与互动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0日电 (罗琨)在3月10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回答统一资管业务标准和规制时表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之间已经在许多比较大的问题上初步达成了一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还会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而且在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还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层次。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更有效的层次”这一说法引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现有监管格局存在哪些问题?全盘推翻现有监管格局是否可行?资管行业监管下一步会怎么走?

  监管分割滋生监管套利

  资管市场监管分割的格局导致套利泛滥早已成为业内共识。东方证券分析师唐子佩指出,一直以来,资管行业是混业程度最高的一块金融子领域,也是监管协同最困难的产品之一,产品间层层嵌套,为监管统计带来了极大困难。同时,穿透监管的要求又使得不同部门之间要信息共享,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目前资管行业就是各自为政,银监会体系下不能做的事情就进券商保险的通道,这样银监会就查不到,在不同监管体系下的金融机构互借通道非常普遍,这样监管就很难落到实处。”一券商资管人士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也指出,现行体制下,不同监管机构的信息不能完全共享,监管很难穿透,导致审慎微观监管政策无法落实,这实际上也是监管套利的一种类型。针对资产管理这种跨行业跨机构的新兴业务,原有的分业监管协调不够,不适应新业务的发展,所以才出现了监管套利。曾刚强调,不同监管机构还缺乏一些在具体监管政策上的协调,从而埋下了一些潜在金融风险,前年的“股灾”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举例指出:“像万科的股权之争,很显然也是动用了跨界的资金来源,通过资管业务通道来筹措并购资金。”

  在本次记者见面会上,周小川提及两年多以前已经初步设置了一个协调机制,这个机制叫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不过前述券商资管人士指出,目前为止三会各自为政的现象依旧存在,联席会议一年也开不了几次会,而且会议的成果能否得到有效执行也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制定资管统一标准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但后续执行落实还有待观察。

  专家:现有架构推倒重来不现实

  曾刚认为,事实上,在分业监管架构下,银行业、券商业、保险业本源的传统业务各自分业监管还是很好的,整个机构运行也很稳健。但是新的问题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诸如保险、信托等之间的业务交叉越来越多,尤其体现在资管行业里,而现有的监管按照机构来的,各个机构监管的标准要求不同,由此就形成了监管套利,资金在不同类型机构之间来回倒腾,逃离监管的视野,进入到监管层可能不希望它进入的领域中去。

  曾刚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微信公众号:jwview)指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混业的情况下实施分业监管的国家非常多。“任何一个监管的架构都有好处坏处,不能够因为它存在一定缺陷,就要把现有架构推倒重来,或者说一定要打乱重来,这个是不对的。”曾刚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很多传统的业务在分业框架下运行的非常好,为了适应新的业务发展大范围地调整整个监管架构恐怕也不是特别合适。再加之短期内风险还在曝露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大的监管架构调整恐怕对风险控制也不见得有利。”

  资管行业的监管下一步棋怎么走?

  曾刚认为,短期内更合适的方法是推动监管协调,也就是说监管架构不变,针对跨市场跨机构的资管业务推出一种新的监管协调机制。

  曾刚提出了三方面的具体步骤。第一是央行牵头制定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监管规则,然后各个监管部门的针对自己的机构再进行细化,尽量把监管的要求和标准要统一起来。第二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统计体系,从而准确把握资金的来源资金的去向一旦出现这种跨市场的、资金流向不符合监管要求而导致潜在风险的情况时,监管机构就可以及时作出反应。第三是在监管政策的落实上进一步协调。当有机构无视监管要求而违规需要进行监管纠正的时候,不同机构之间有更有效协调来促进监管政策落地。“如果不落到监管规则和监管行动的统一上的话,监管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就是要打折扣的。”曾刚强调说。

  董登新则预计称,接下来监管部门会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上,包括资管产品的设计的风险和收益架构上会做出更加通用的的统一的分类标准。“我们首先要求投资者懂,然后要有利于穿透式管理监管,如果说投资者看不懂,监管层也看不懂,那这种产品的设计可能就在结构上过于复杂,这一定是含有过高的杠杆。”

  东方证券近期研报亦指出,央行牵头一行三会来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可以视作监管协同的再一次深化,预计监管重点在于层层嵌套产品,目标在于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可穿透性。(中新经纬APP)

【编辑:刘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