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外机构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大看点

2017年12月18日 1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中外机构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三大看点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岁末将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各方研判中国经济最重要的风向标。目前,中外机构对会议的展望和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资料图:12月10日,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开港试运营。<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亨伟 摄
资料图:12月10日,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上海洋山港四期开港试运营。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增速要求淡出?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在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

  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称,这表明中国政府的经济施政理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唯GDP”日渐淡化,注重提升质量、加快改革、促进转型和保护环境成为新政立足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速发展不再是主要追求目标。”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说。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表示,强调增长质量意味着速度不再是首要目标,但不代表2018年中国不会确定经济增速目标。事实上,无论是出于防范金融风险,还是保障民生,维持一定的增速是必要的。

图为一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资料图片)<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俞靖 摄
图为一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资料图片)中新社记者 俞靖 摄

  财政货币政策怎么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何定调来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历来是一大看点。截至2017年,中国已连续七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分析人士认为,2018年中国料将延续这一政策组合,但“老政策”背后将有新内涵。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考虑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以及打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的需要,预计财政将重点扶持扶贫、环保和民生等领域。

  在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看来,2018年中国将更加注重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一方面,应用好财政存量资金,做好减税降费工作;另一方面,应加快税制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步伐,使积极财政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11月14日,陕西省陇县天城镇范家营村农户正在采摘柿子,进行柿饼深加工。该村有柿子树千余棵,近半数树龄超过百年,年产柿子300余吨。往年由于柿子滞销造成大量柿子烂在地里。今年在当地政府扶贫干部帮助下,该村以合作社加农户方式,正在以采摘、深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脱贫。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宋吉河 摄
资料图:柿子深加工助力陕西陇县范家营村脱贫。 中新社记者 宋吉河 摄

  聚焦三大攻坚战

  从政治局会议的定调来看,打响并确保打赢防范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这三大攻坚战,料将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关键词。

  “这意味着去杠杆与强监管、收入分配改革以及推进环境保护仍是重点”,沈建光说。

  在朱海斌看来,防范风险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实体经济劳动生产率,扭转过去劳动生产率下行局面;二是如何切实防范金融领域风险,处理好企业债务。

  2018年将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为哪些改革按下“快进键”,亦备受关注。

  此前,政治局会议已列举了部分重点工作,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等。

  李慧勇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去产能、去库存为重点,主攻供求匹配,那么下一阶段改革将更多聚焦去杠杆、补短板,主攻提质增效,在真正提升竞争力的同时降低财金风险。此外,房地产长效机制也有望在2018年取得实质性突破。(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