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央妈”开年度会议 透露了个小秘密

2018年02月08日 23:32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央妈”开年度会议 透露了个小秘密

  管着流动性,定着大政策,住在成方街32号的“央妈”每年的年度工作会议都让人关注。

  2月5日至6日,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从央行对外公布的官方新闻稿来看,里面透露了个小秘密,布置了个新任务。

制图:国是直通车
制图:国是直通车

  找不同

  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新闻通稿中提及的新年主要任务是最大看点,但2018年有不同。

  从2016年和2017年的央行年度工作会议来看,“债”这个字都没有出现在当年的主要任务当中,2018年则把有关债券市场的工作内容放在了九大任务中的第四位,明确在今年要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的分类统一,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

  官方对于今年的债市的重要任务早已释放过信号。

张云/摄 图片来源:<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
张云/摄 图片来源:中新网

  证监会主席助理张慎峰表示,证监会高度重视监管协调,紧紧依托公司信用类债券部际协调机制,与发改委、人民银行就债券市场统一发行准入和信息披露标准、政策性金融债跨市场发行,债券市场统一执法,完善回购制度,加强信息共享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信用评级等达成七个方面的共识。

  分析人士认为,协调债市监管、统一准入门槛是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亟待完善的机制之一,在金融监管层需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

  南向通?

  2018年央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债券通”的顺利推出是近来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重头戏。

  “债券通”的“北向通”已于2017年7月3日开通,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债券通”直接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7个月来,“债券通”日均交易量超过30亿元人民币,交易规模和参与机构数量都大幅增加。

  以开放境内投资者投资和交易在香港债券市场发行流通的债券为目的的“南向通”何时推出成了关注焦点。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洪少葵/摄 图片来源:<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
中新社记者 洪少葵/摄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认为,“北向通”已落地半年左右的时间,从技术对接角度“南向通”的条件正在逐步具备。目前来看,“南向通”开通需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跨境投资的外汇管制问题;二是香港债券市场的收益率对境内投资者的吸引力问题。

  俞春江称,随着资本市场对开开放不断深化,有关部门在2018年将积极开展“南向通”相关准备工作,“南向通”的开通只是时间问题。

  破刚兑

  从2016年末以来,债市刚性兑付的神话不断被打破。东北特钢、大连机床、中城建及川煤集团等更是在一个月内已接连曝出兑付危机。

  业内人士认为,国企“刚兑神话”破灭是债券市场打破刚兑、迈向市场化的重要标志。在债券违约渐成常态的同时,违约债券处置的配套制度却亟待完善,评级独立性、信息透明度、受偿环境等问题突出。

  “完善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就这样被央行放进了2018年的主要任务当中。这意味着债券市场建立法治化、市场化的违约处置机制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泱波/摄 图片来源:<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中新网</a>
中新社记者 泱波/摄 图片来源:中新网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债券市场亟待探索建立违约债券转让市场,增强市场流动性。可参考银行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模式,采用违约债券集中处置的模式,建立一个违约债券转让市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应建立完善债券违约处置的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一整套包括债券违约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处置的法律体系,加强对发行人、承销商、托管人的法律约束,强化各个主体、各个环节的法律责任,以期实现债券违约处置的市场化、法制化及透明化。

【编辑:张楷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