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病根”在哪儿?

2018年10月24日 1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电 (夏宾)价值不菲的奢侈品皮包、早餐里常有的盒装牛奶、一双网购的运动鞋……这些都有可能是坑害消费者权益的假冒伪劣商品。中国假冒伪劣商品的“病根”在哪?又该怎么去治?

资料图:工作人员正在将假冒伪劣的茅台、五粮液等酒包装拆开。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刘忠俊 摄
资料图:工作人员正在将假冒伪劣的茅台、五粮液等酒包装拆开。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虽已年过花甲,玄慈依然在各地奔波并未退休。玄慈不是法号,也不是艺名,她的真实身份是LouisVuitton(下文简称“LV”)大中华区及蒙古国知识产权部刑事保护执行总监。此前,她赶到杭州参加一个打假经验座谈会,进入阿里巴巴的园区时,系统自动为她分配了玄慈这个花名。

  已经干了23年专业打假的玄慈在中国“打假界”算是元老级人物了,最近7年,她代表LV开始和警方、阿里打假团队合作,已联手打掉案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假货。

  谈及假货的“病根”,玄慈告诉中新社记者,对于制假售假者,巨额罚款和实刑的意义更大,多年的打假经历让她深深地体会到,实刑率不高对制假售假者的震慑实在有限。

  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知识产权保护总监郭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假货无法消除“病根”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打而不绝,假货生产源头根治任重道远;第二,制售假团伙跨国境跨平台流窜现象日益严重;第三,制售假违法成本太低,降低制售假入刑门槛迫在眉睫。

  郭颖直言,假货源头打而不绝,背后反映出现行相关法律或执法、司法现行实践和标准已难以适应打击此类犯罪迅猛发展的现实需要。制售假成本低、执法成本高、绝大多数制售假处罚难以达到“让售假者痛”的治理效果,其结果就是“违法犯罪分子笑死、痛恨假货的人急死、执法办案人员累死、消费者哭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决不允许假冒伪劣滋生蔓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而“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屡屡在今年两会时被提及。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对记者表示,要加快推动专利法的修改,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加大对各类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让侵权者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将出台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推进知识产权“快保护”“同保护”等多项举措,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新力建议,设立更高的惩罚性赔偿措施,以经营额为计算基准,实现“一次造假、终身负债”的经济制裁。

  “茅台集团长期以来深受假茅台之害,对假冒伪劣深恶痛绝。”茅台集团副总经理张德芹对中新社记者说,假货已成为影响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毒瘤,建议国家从立法角度完善打假法律体系,让法律起到足够震慑作用,将制假售假者的个人信息纳入其诚信体系,影响其银行贷款等,让其付出高额代价。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制假售假可耻的氛围。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呼吁,加大对假货源头的治理,降低制假售假入刑门槛,推动制假行为直接入刑,提高制假售假犯罪的法定刑。(完)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