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张掖牧民“借牧”他乡 促草原休养生息

2019年04月10日 16: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甘肃张掖牧民“借牧”他乡促草原休养生息
    甘肃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牧民邻近县乡“借牧”。 杨博 摄

  中新网兰州4月10日电 (杨博)2018年9月底,杨向强赶着300多只羊去“借牧”,今年赶回400多只,效益还是相当可观。“去邻近县乡借牧虽然辛苦,但可以让自己家的冬春季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羊羔不再去天然草原,风险低,除去承包地的1.3万元,总体挺划算的。”他说。

  杨向强说,租赁的玉米茬地放牧的羊膘份好,母畜奶水足,接羔成活率相对也比在草场上好得多。同时,通过草原流转等形式,天然草原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

甘肃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投资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杨博 摄
甘肃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投资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杨博 摄

  甘肃张掖市肃南县马蹄乡为探索破解草畜平衡和畜牧业发展瓶颈,实现减畜不减收、禁牧不禁养,多举措引导农牧民转变传统生产方式,通过异地借牧、舍饲半舍饲养殖、“两年三产”技术等措施,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现代畜牧业新格局。

  近年来,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马蹄乡牧民便到周边县区租赁玉米秸秆地放牧,2018年借牧规模达到5万多头(只),占全乡牲畜总量一半以上,有效减少了天然草原载畜量,促进了草原休养生息。

  樊得勤是马蹄乡黄草沟村的养殖大户,2018年他先后从张掖当地及青海省贩销牛羊4400头(只),净赚40多万元。探寻樊得勤的致富经,从最开始年出栏100只羊到现在牛羊年出栏4400头(只);从年内纯收入从不足1万元到现在的40多万元;从对舍饲养殖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品种选育、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行家里手。樊得勤说,这一切变化,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得益于肃南县绿色畜牧业各类政策技术扶持。

肃南县马蹄乡形成生态环保、牧民增收“双赢”新格局。 杨博 摄
肃南县马蹄乡形成生态环保、牧民增收“双赢”新格局。 杨博 摄

  自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政策以来,马蹄乡把落实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政策作为保护祁连山生态的重要举措,通过发展人工草地、以小区养殖模式不断加大舍饲养殖扶持力度,先后投资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9个、高标准暖棚羊舍661座,利用已建成的养殖小区,推行舍饲养殖。并促进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管理向设施集约管理转变,牧业经济发展由草原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生态畜牧业转变。

  走进马蹄乡东城子村雪尔牧养殖专业合作社,330只细毛羊羔活蹦乱跳。“以前一年接一茬羊羔,现在两年可以接三茬羔,一茬作为饲草料补贴,另一茬羊羔可以全部留下来,给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现在虽然忙但心里高兴!”牧户汤文冬说。

  资源底子薄的马蹄乡把“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作为推进全乡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落实支持绿色畜牧业发展县级扶持政策,持续开展甘肃高山细毛羊改良,推广细羊毛标准化生产和“两年三产”繁殖技术,通过少养、精养、高产、高效,减少天然草原放牧时间,实现减缓草原生态压力。(完)

【编辑:姜贞宇】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