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小巨人”发动“新引擎” 吉林振兴解码科技基因

2019年04月18日 14: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小巨人”发动“新引擎”吉林振兴解码科技基因
    工人在装配自动化灌装机器人生产线 郭佳 摄

  中新网长春4月18日电 (记者 郭佳)近年来,正处在振兴发展中的中国东北省份吉林,在装备制造、光电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涌现出了一大批科技“小巨人”企业。

  在中国,“小巨人”企业是指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且仍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小企业。据吉林省科技厅介绍,截至目前,该省总计认定扶持了389户科技“小巨人”企业。

工人在LED生产车间生产 郭佳 摄
工人在LED生产车间生产 郭佳 摄

  目前,该省不少科技“小巨人”企业已成长为众多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为该省调结构、转动能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颇多。

  四个危化品铁桶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进入灌装机,机械手自动定位、开盖、灌装、压盖……整个灌装过程仅用时3分钟。这套自动化灌装机器人生产线是中国大中型化工企业的主流设备。

  该设备由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股份有限公司研发。该公司副总经理曲宏伟说,以前化学原料基本由人工灌装,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危险。用这套设备,工厂工人的数量可以减少九成以上。

长光卫星利用卫星数据分析交通状况 郭佳 摄
长光卫星利用卫星数据分析交通状况 郭佳 摄

  20多年来,该公司在危化品灌装领域积累下138项专利技术,填补中国诸多技术空白。3年前,其研发的安全环保设备攻克了国外“卡脖子”技术,倒逼同类产品进口价格下降70%。

  目前,该公司主要产品所在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销售收入更是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曲宏伟透露,目前,该公司正在准备上市相关工作,争取在2021年实现主板上市。

  无独有偶,在制造业细分领域,该省还培养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春易加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这家企业专注于汽车线束智能工装,成立3年多,已在长三角市场站稳脚跟。

  汽车线束是汽车的“神经”和“血管”。传统线束行业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该公司生产的易视智能流水线系统将这项复杂的工作简单化,工人每一步工作系统都会自动提示。

  “会用智能手机就会用我们的产品。”该公司总经理李云龙说,“产业工人一般遵循‘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一个合格的产业工人起码要培养3个月,用我们的设备15天就能做到。”

  目前,该公司的客户包括泰科集团、长城曼德、昆山沪光、宇通客车、一汽富晟李尔、武汉正奥莱尼、安波福等,营业额从最初60万元跃升至2018年的1500万元。

  “随着中国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工成本抬升及工业4.0的到来,制造业中的细分领域必然要培养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李云龙说,因而公司在细分领域的科研投入“不计成本”。

  2018年,该公司从1500万元营业额中拿出900万元进行技术研发。目前,该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占率达30%,初步奠定了在汽车线束智能工装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记者了解到,该省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将12颗“吉林一号”卫星送入轨道。今年,该公司还将发射19颗卫星,卫星组网后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

  此外,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曾打破多年来国际大企业对中国LED显示屏高端市场的技术壁垒。目前,该公司承担着“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专项。

  实际上,类似“小而美”“小而强”的企业在该省已初见规模,且正雨后春笋般涌现。因而,吉林官方提出,到2020年,该省科技“小巨人”企业要达到千户规模。

  该省科技“小巨人”企业快速发展并非偶然。该省科技厅统计显示,2017年以来,该省制定的《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扶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企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我们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设计了R&D投入补助、贷款贴息、贷款担保、上市奖补等多种扶持方式,让企业能够自由选择。”吉林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与企业服务处处长葛晶说。

  按照吉林官方规划,未来,该省将支持更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到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也要达千户规模。(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