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学者水制氢有妙招 针尖让催化剂原子“无法偷懒”

2019年06月06日 1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合肥6月6日电 (吴兰 范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日消息,该校科研人员在电解水制氢研究中出妙招——巧妙设计出遍布针尖的“松球结构”催化剂,在保持制氢效果不变情况下,与商业铂碳催化剂相比,铂金属的用量仅约原来的七十五分之一。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能源》上。

电解溶液通过表面布满针尖的催化剂“松球”时,产氢效率大大提高。/李进图 中国科大供图
电解溶液通过表面布满针尖的催化剂“松球”时,产氢效率大大提高。/李进图 中国科大供图

  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电解水制氢由于零污染、零排放的优势而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注意。如何制出新型价廉高效催化剂成为关键一环。

  目前按照传统方式制造的铂催化剂,催化过程一般发生在催化剂表面,表层铂原子“忙得团团转”,内层铂原子却“无所事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礼教授和江俊教授课题组合作,将之前扁平催化剂局限在二维平面反应改造成三维立体反应,形成一个表面满是针尖的“球”,每个针尖都是一个单原子铂,保证每个铂原子都在“生产一线”,使其“无法偷懒”。

电解溶液通过表面布满针尖的催化剂“松球”时,产氢效率大大提高。/李进图 中国科大供图
电解溶液通过表面布满针尖的催化剂“松球”时,产氢效率大大提高。/李进图 中国科大供图

  江俊表示,理论模拟发现,弯曲的球面会在尖端铂原子处形成非常强的局域电场,相当于给铂原子脚上加了一个加速履带,可以进一步增强催化效率。

  测试结果表明,当电解溶液中的反应物通过一颗颗的表面遍布针尖的“松球结构”时,形成氢气的速率大大增加。宋礼说:“在产氢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设计的催化剂只需要一份铂,而传统商业铂碳催化剂则需要约七八十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催化剂成本。”

  据科研人员介绍,铂金属在电化学制氢反应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铂用量且并未影响制氢效果,有望实现规模化应用。(完)

【编辑:孙静波】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