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记扎根黄土地58年的陕西省长武县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2019年09月06日 18:2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奋斗者永远年轻——记扎根黄土地58年的陕西省长武县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新华社西安9月6日电 题:奋斗者永远年轻——记扎根黄土地58年的陕西省长武县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

  新华社记者陈晨

  梁增基,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上世纪60年代,他来到地处渭北旱塬的小城,一扎根就是58年。半个世纪来,他培育的小麦良种累计推广超过亿亩。

  9月5日,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公布,梁增基位列其中。

  扎根旱塬的异乡人

  如今已85岁高龄的梁增基,仍耳聪目明,像年轻时一样,在试验田里一站就是一天。见到记者时,梁增基和助手正忙着给小麦称重,“它品质优良、抗病性好。我做了一辈子育种,这可能是最好的一个。”这是培育的一个新的小麦品种,已历时7年,虽还只是半成品,但被梁增基寄予厚望。

  梁增基是生长在岭南的广东人。1961年,从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工作。彼时,同事们都不相信,他能在这里长久地待下去。

  质疑源自当时长武艰苦的条件,几间土坯房就是农技站的全部家当。地贫人穷、十年九旱,即便年成好,粮食亩产也不过百余斤。

  “1962年,冻害,全县小麦减产48%;1964年,条锈病来袭;1965年,丰收,最高亩产78公斤……”

  连作了数年记录,梁增基被深深震撼,开始尝试从外地引进良种。可甭管再优质的种子,到了这里一概水土不服。梁增基下定决心,要培育出适合渭北旱塬的小麦良种来。

  偏僻落后的小地方,没有人做过育种,一切要从零开始。

  高产、抗病、抗冻,这些性状分布在不同材料中,选配好亲本,把它们聚合在一起就很困难。而从亲本产生的第一代“杂种”到基因纯化获得稳定性状,最少需要七八代,每代都是一年,再经过审定,动辄就要十几年。

  可梁增基耐得住性子。一件白衬衣、一顶草帽成了他的“标配”:白天到地头观察长势,晚上回到家整理资料,披星戴月、风雨无阻。

  情定育种半世纪

  当年和梁增基“前后脚”分配到长武农业系统的20多名大学生,后来陆续调离。1977年,陕西省农科院的领导看中梁增基,拿着公函来要人,可他婉言谢绝。

  “大单位里搞育种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但在这里,群众对好种子真是太渴望了!”如今忆起当年,梁增基的语气中已是云淡风轻。

  但只有一起走过的人才知道坚守的可贵。老同事段长林回忆说,冬天,实验室像个冰窖,梁增基边哆嗦边写材料。夏天,烈日晒得皮肤发烫,他在田里一干就是一天。

  执著终有收获。上世纪70年代末,梁增基陆续培育出“长武702”“秦麦4号”等小麦良种,一举把亩产提高到200公斤。此后,他再接再厉,“长武134”“长旱58”等良种相继问世,旱作小麦“冻、锈、旱、倒、黄矮病”五大难题被一一攻克。

  多年来,梁增基培育的小麦良种在部分旱区推广累计超过亿亩,增产25亿公斤。如今,渭北“旱腰带”地区的粮食亩产,已经提高到500多公斤。

  梁增基直到72岁才退休。但县领导一句“老梁,带带新人吧。”他二话不说就回到了试验田,选材、杂交、播种,依然是“必修课”。

  80岁那年,梁增基又培育出抗旱丰产、适应性更强的“长航一号”,目前已推广60多万亩。在他手把手指导下,农技站的几位年轻人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

  最后一个心愿

  梁增基的学生兼同事慕芳说,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梁老师几乎每天都到试验田来,选种、杂交、管理,凡事亲力亲为。

  “每当我累得不行,抬头一看梁老师还在那里,就会感到榜样的力量。”慕芳说,曾疑惑为何梁老师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后来明白了,“奋斗者永远年轻”。

  试验基地里,有一辆锈迹斑斑的自行车。直到几年前膝盖生病,梁增基才告别这辆骑了20多年的“老爷车”。他和老伴一生辗转搬家多次,直到2013年才住进县里提供的廉租房。50余平方米的家中,家具还是30年前做的。

  其实,梁增基不是没有钱。作为享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的专家,各级组织对梁增基的奖励不少,但他却把15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改善农技站的条件。

  有人说梁增基傻,但他说:“我是党员,干出点成绩是分内的事,奖金该给更需要的人!”

  梁增基的办公室里有一面“标本墙”,那是他50多年来育出的7个小麦良种。他有一个心愿:几年之后,把自己正在培育、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新品种挂上去。

  “到那时,我的使命结束了,就可以休息休息了。”梁增基语气坚定。

【编辑:丁宝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