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高颜质”工作室为企业注入高效能

“高颜质”工作室为企业注入高效能

2019年11月26日 13:06 来源:工人日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行时】“高颜质”工作室为企业注入高效能

  11月8日晚间,热闹一天的中原油田创新成果孵化基地安静下来。在做完最后一遍检查后,井下作业首席技师杨相杰将基地批量“孵化”的10套光杆润滑密封器和30个T脚螺丝装车,准备运往采油作业一线,接受实践检验。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夜色中忙碌的中年人刚拒绝了外国知名油服公司以100万元“买断”其研发的高效反循环防堵钻头的诱惑,选择将创新成果共享企业。

  在中原油田,像杨相杰这样会创新、讲奉献的技术工人,仅是企业职工创新“百花园”中的珍奇一朵。多年来,该油田持续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不仅把工作室建得好、管得好,而且让工作室活力十足、“颜质”俱高。

  据统计,2017年以来,中原油田近60个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累计解决生产技术难题8100多个,推广实用技术创新成果507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565项。“时时可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可创新”的职工创新理念,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高标准建设,创新、育人两不误

  “当当当……”11月5日清晨,清脆的敲击声在中原油田濮东采油厂准备大队井控车间内回响。黄海龙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黄海龙正紧握扳手,对研制了近半年的闸板胶芯拆卸工具进行微调,为即将开始的创新成果厂级评审做冲刺。

  2010年,中原油田工会提出将不同岗位的劳模和工匠人才组织起来,通过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破解生产难题的工作思路,并坚持有创新团队、有工作条件、有管理制度、有创新成果、有经费保障的“五有”高标准建设,以“成熟一个、命名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原则带动工作室创建步入正轨。

  一名高技能人才的领衔就是一种号召,一个生产难题的破解就是一份佐证。很快,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功能在整个油田出现了“蝶变升级”——各个工作室开始有意识地确立攻关项目,带动更多职工参与技术革新,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成果7项、国家专利279项(含国家发明专利36项)。

  在带动职工创新的同时,育人也逐步成为各工作室的积极作用。在中原油田近两年晋升技师和高级技师的511名职工中,有60%以上都得益于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传帮带”。

  “蓝领”工人享处级待遇,D类工作室摘牌

  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不是一劳永逸,管得好、活起来、出效益才是关键。

  为此,中原油田配套制定了《完善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在操作技能类序列中设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油田首席技师、主任技师等8个层级,规定集团公司技能大师、油田首席技师绩效工资标准分别按照中原油田正处级、副处级标准执行。

  同时,油田工会还制订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及管理办法》,以吸纳成员、技术比赛、师带徒等8方面情况为量化考核指标,将油田命名的工作室划分为A、B、C、D四个档次。

  针对被评为A类、B类的工作室,油田工会分别给予1万元、5000元的奖励,并优先推荐连续3年被评为A类的工作室参加省部级以上荣誉的评比。而针对被评为D类的工作室,则取消所有命名,并予以摘牌。

  “这样一来,各工作室领衔人和骨干人员就会时时绷紧心弦,把更多时间花在思考如何多组织一场技能培训、多帮徒弟得一枚金牌、多培养一名主任技师。”中原油田副总政工师、工会副主席范锐说。

  而在克难题、搞研发、“匠带兵”的点滴积累中,各个工作室也逐渐沉淀出了自身的特色文化,如都亚军创新工作室的“水手文化”、陈怀景创新工作室的“螺丝钉文化”等。

  批量“孵化”让创新成果直达一线

  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了,如何让工作室“活起来”,真正助推企业转型发展?打破工作室之间因地理距离、专业差别而形成的“天然壁垒”是第一步。

  在中原油田,各职工创新工作室被视作一个整体,通过建立创新工作室联盟、“中原创客”微信群等手段在工作室之间架起无形的“桥梁”,实现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我单位在危害气体检测时要用到一种LDAR工具,但无法实现探头和平板电脑的同时使用,请问有谁能解决?”今年6月,天然气处理厂陈平文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陈平文在“中原创客”微信群里发布了一条求助信息。

  信息很快得到了杨相杰创新工作室的回应。半个月后,该工作室发挥机加工特长研制的平板电脑折叠支撑就在天然气处理厂的气体检测现场亮相了。

  “天然壁垒”打破后,创新成果“落地”还差“变现”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中原油田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第四次会议召开。经过讨论,决定建设集创意构建、设计制图、样品加工、批量生产、技术攻关、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成果孵化基地,统一对各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进行批量加工。

  与此同时,油田的安全环保、工程技术、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等职能部门也参与到创新成果“落地”前的经济效益评审和安全性能把关中,杜绝未通过评审的加工件流入生产现场,帮助创新成果更高质量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职工创新工作室不应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场所,它更应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范锐表示,实践证明,经过多年探索,正在把工作室建成解决生产难题的“新阵地”、推动技术创新的“新利器”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课堂”。

  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张迎亚 唐凯

【编辑:黄钰涵】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