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稳外贸”政策扶持力度大 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契机

“稳外贸”政策扶持力度大 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契机

2020年04月10日 14:49 来源:中国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观点中国:“稳外贸”政策扶持力度大 跨境电商迎来发展新契机

  盘和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疫情之下,我国传统外贸受到较大冲击,延迟开工带来的生产损失、物流营销渠道受阻等各种难题都让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背景下,大部分国家的出入境监管变得更为严格,进出口贸易受阻,不少外贸企业尤其是跨境电商企业生存压力大大加重,面临着库存短缺、全球供应链断裂以及物流成本提高等一系列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7日主持召开国常会,推出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支持加工贸易、广交会网上举办等系列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决定延续实施普惠金融和小额贷款公司部分税收支持政策。

  会议决定,在已设立59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基础上,再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一措施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大大促进了跨境电商行业恢复回血功能,也有助于冲减传统外贸受疫情的影响,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实为“稳外贸”的又一项强有力举措。

  此外,会议还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六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通过提供线上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服务,打造优质的特色商品线上外贸平台。这一“云办展”“云招商”举措大大疏通外贸营销渠道,在降低企业营销成本的同时,帮助企业争取新订单,最大程度减少疫情的影响。也为外贸企业提供转型机遇,借势数字贸易和云平台改变传统的营销模式和思维,打造全渠道、全场景的营销布局。

  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总额达1862.1亿元,同比增长38.3%。作为一种全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的促进作用凸显,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引擎和增长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持续释放政策利好,跨境电商的市场环境正逐步优化。从2012年开展首批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工作,到2019年两会强调继续推动外贸服务创新发展,扶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国家正一步步推动着跨境电商行业的良性平稳发展。

  此次国常会提出的稳外贸稳外资举措,无疑传递出积极的政策信号,在短期内有助于更加精准的扶持外贸行业实现复工复产和正常贸易,支持企业疏解困难,疏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发挥其外贸“减震器”作用。从长远来看,有助于为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营造有利市场环境,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将短期之危转化为长期之机,为我国外贸稳定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跨境电商的发展顺应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供应链断裂的冲击。目前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生产水平正逐步恢复,而全球疫情走势尚不明朗,外贸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加快对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扶持力度有助于缓解我国外贸进出口受疫情的冲击,助力外贸行业克难前行,提速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步伐;也有助于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符合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

  在传统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在深耕传统外贸市场的同时,也应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贸易市场多元化发展,引导贸易出口转型升级。此次疫情不仅是对传统外贸发展模式的一次考验,也蕴含着跨境电商行业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和进博会的举办都让我国跨境电商站在资本市场的风口之上,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新纽带。新零售时代的到来促使数字经济与传统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数字贸易和新零售成为跨境电商的“新蓝海”。驱动数字经济新引擎,精准定位下沉群体的需求,实现贸易形式复合化、多元化,勇于开拓新蓝海为自己赋能,这也许是跨境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转型导向。

  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疫情给我国外贸、电商行业带来较大影响,会放慢其前进发展的步伐,但同时也给予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契机,倒逼供应链产业链的整合升级,为传统外贸的未来发展提供前进方向。

  相信在政府帮扶和企业自救下,外贸行业能够顺利突围,跨境电商行业也能抓住新商机。此次疫情之后,国内跨境电商也许会迎来一次大洗牌的行业变革,行业内部实现整合,优质企业和资源得以沉淀,中小企业亟待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否则就会被时代浪潮淹没。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局势和市场环境,跨境电商应加速推进全球数字化贸易的进程,未来预计会出台更多利好政策,企业应好好把握转型机会,迎来更大发展前景。(责任编辑:高霈宁)

【编辑:丁宝秀】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