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甘犁:建议不发消费券发现金 低收入者不会把钱存起不花

甘犁:建议不发消费券发现金 低收入者不会把钱存起不花

2020年04月13日 15:09 来源:澎湃新闻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专访甘犁:建议不发消费券发现金,低收入者不会把钱存起不花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韩声江

  近期,中国宏观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国多个城市采取发放消费券措施提振消费。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表示,消费券不足以应对当前疫情对总需求的冲击,建议针对低收入群体发放大量现金,“他们不会把钱存起来。”

  截止目前,目前已有7个省20多个地市组织发放了多种形式的消费券,总额接近50亿元。其中发放力度较大的城市有:浙江杭州发放5亿元消费券,河南郑州发放4亿元消费券,江苏南京发放3.18亿消费券等。

  澎湃新闻:本轮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特点是什么?

  甘犁:这次地方性消费券有五个特征:

  第一,使用范围有所限定。多数消费券用于帮扶本地购物、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有的地区规定消费券仅用于购物,还有的地区专门发放规旅游消费券、汽车消费券等。

  第二,全体性发放居多。多数消费券没有依据家庭经济条件划分受益群体,发放对象为全体市民。目前,只有银川、青岛、南京、杭州、郑州五地明确提出针对贫困群体发放消费券。

  第三,发放渠道以网络平台为主。支付宝、微信是目前主要的发放渠道,另有部分地区使用美团、携程等电商平台。极少地区工会发放实体超市购物卡。

  第四,设立消费门槛。目前各地消费券实为现金消费的满额抵扣券。如杭州消费券规定满300元抵扣45元、满200元抵扣35元、满100元抵扣20元。

  第五,日常消类额度偏低。目前各地除像购车有大额消费券外,日常消费类的消费券人均发放额度普遍不高于100元,有的甚至仅为10元。不过有部分地区针对贫困群体发放的额度相对较高,如银川市西夏区和郑州市针对贫困群体发放的消费券均达500元/人。

  澎湃新闻:南京、杭州等市消费券带动消费作用已经显现,你如何评价消费券的带动作用?

  甘犁:我认为计算方法并不严谨。目前的计算方法是将与消费券有关的消费额全部计算为“消费券拉动消费”,恰当的方法是应该计算使用消费券之前的消费情况和使用后的差距,这才是消费券所带动的消费。

  我们看到这次很多消费者用消费券买米、油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商品不管有没有消费券,人们都会买,现在只是趁着有“满减”把今后的消费需求提前释放了,并不能算是新增消费。

  此外,应当注意消费券可能会存在的“挤出效应”。即获得消费券后,家庭有可能在当期增加所补贴消费项目的同时减少其它消费项目的支出。

  消费券补贴了居民消费,但消费券产生的消费支出并不一定都是消费者额外新增的消费,还包括消费者在没有获得消费券的情况下同样会产生的消费。因此,消费券的消费刺激效果不能简单地用补贴比率来推算,而是要根据补贴力度、需求价格弹性、挤出效应等因素来综合估算。

  澎湃新闻:国际上发放消费券的经验是怎么样的?

  甘犁:国际经验其实表明消费券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目前,有关国内消费券对消费的刺激效果仍然缺少具有说服力的论证。从国际经验来看,通过发放消费券应对危机的国家或地区较少,影响较大的有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研究发现,消费券对消费有一定拉动效应,但极为有限。

  如日本为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日本在1999年1至4月分两轮发放了不限定消费用途的消费券,针对儿童、老人等需要社会救助的人群,每人可一次性领取2万日元消费券,。从发放对象来看,日本政府发放消费券的主要意图是为保障基本民生。

  我国台湾地区在2009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向岛内民众统一发放3600元新台币的“振兴经济消费券”,基本覆盖当年全部人口。最终据统计显示,1元面值消费券仅增加了0.164元消费。

  此次疫情以来,全球目前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采用消费券的形式提振消费。

  澎湃新闻:你认为本轮消费券政策有什么不足?

  甘犁:现有的消费券政策,在保障民生方面不足。促消费的前提是保民生。只有这些人去消费了,消费才能托住,收入高的人该消费还是消费。

  低收入群体受惠不够、限制使用条件较多、发放额度较低,是目前地方性消费券在落实保民生目标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可以看到,本轮发放消费券,除了五个地区专门针对贫困群体以外,大部分地区都是针对全体市民无差别发放,有些地区主要针对游客、购车人群,部分地区则是在工会系统内部发放。

  应该注意,低保人群已经享受了社会最低保障,我们应关注本次疫情冲击下产生的新的困难群体,是因疫情失去劳动收入或生活负担较重的人群。

  而且目前各地发放的日常购物消费券额度一般不高于100元,能购买到的生活物资非常有限,对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很难起到实质性作用。

  另外一个非常需要引起重视问题是,本轮消费券绝大多数是电子消费券,低收入人群和老年人对电子支付和网络的接受度相对较低,他们很可能享受不到福利。经过这次疫情,那些不太会用智能手机的低收入人群与他人的距离会逐渐拉大,“数字鸿沟”可能会真正变成无可逾越的鸿沟。

  澎湃新闻:那你建议应该怎么样保障贫困群体的生活,进一步拉动消费?

  甘犁:我建议在全国层面直接给中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群体发放一次性大额现金补贴。

  当前我们也快速出台了一些现金补贴政策,如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对困难群体的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并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纳入政策范围。

  这值得称赞,但是补贴的范围和力度仍然很有限,由地方政府发放的消费券也是,目前只有40多亿,覆盖范围和金额都太不够了,不足以应对当前疫情对总需求的冲击,我们需要大幅度增加补贴的力度和扩大补贴范围。

  为应对本次疫情,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都在全国层面推出了大规模家庭现金转移支付政策,比如美国对年收入不超过7.5万美元的个人给予1200美元的支票。

  这些国家能做到精准给中低收入人群发钱的一个前提就是数据基础好,能够通过精准掌握个税信息而准确知道每个人的收入,而这点我国在此前是做不到的。

  现在个税体系改革后我们已经可以做到了,我们已经建立起开展下一步个税改革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申报系统,也就是个税APP系统。所以我建议借此机会号召全民都填个人所得税APP,然后根据所填报数据,给中低收入人群发钱。

  比如让包括月收入5000元以下“零个税”居民也通过填报该系统,享受疫情专项现金补贴。可以根据不同家庭的劳动力数量设定不同的补贴门槛,如对于1个劳动力的家庭,年收入不得超过6万元;2个劳动力家庭,年收入不得超过12万元;3个及以上劳动力家庭,年收入不得超过18万元。

  这项工作的发放速度不会很慢,只要填了,就发钱。做起来稍微困难了一些,但是非常值得做。

  此外,因为需要大规模现金补贴的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群体中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医疗、房贷、房租、养老等民生支出负担较重群体。这部分群体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大,资金流动性约束较大。

  所以我们的补贴设计还可以根据6项专项附加来发放,具体而言:(1)儿童补贴,可将范围扩大到3岁及以下儿童,包括所有16岁以下的儿童以及16岁及以上仍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每个儿童给与1200元一次性补贴。(2)接受继续教育成年人,给与480元一次性补贴。(3)大病医疗,医疗保险自付部分超过15000元,低于80000元的部分给与10%的补贴。(4)首套房房贷,给与1200元一次性补贴。(5)工作城市无自有住房的租房家庭,发放一次性租房补贴。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补贴18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100万的城市,补贴1320元;其他城市,补贴960元。(6)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老人,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直接发放,补贴标准为1200元。

  这样的话,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将覆盖全国70%的家庭,3.26亿家庭直接受益。户均补贴额2300元,补贴总额7500亿元。这7500亿元的一次性补贴,可有效缓解中低收入家庭流动性约束,直接转化为5000亿元的消费。考虑消费乘数效应,总共将带来近10000亿元的经济增长,相当于2019年GDP总量的1个百分点。

  澎湃新闻:中国人的储蓄率一直很高,你不担心中低收入家庭拿到现金补贴会存起来而不花吗?

  甘犁:这是一个谈到发放现金时经常被讨论的话题。中国的储蓄率是很高,但根据统计,也是极度不均的,我们看到存钱多的都是相对有钱的人,低收入阶层其实没什么钱可以存起来。疫情来了,他们难以为继。

  根据我们在四川做的实验,收入不高的家庭在拿到现金补助后,首先会花在子女教育和是食品支出上。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低收入阶层从政府拿到补贴款中,80%的都会花出去,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他们不会把钱存起来的。

【编辑:白嘉懿】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