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收复十年牛熊分界线 1月涨幅居十大股市之首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沪指收复十年牛熊分界线 1月涨幅居十大股市之首
2009年02月11日 10:0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股市漫画:股市上涨。 中新社发 谢正义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沪深股市昨日延续新年以来的上涨行情。沪指昨日升逾1.82%,一举攻克2245点,收复证券市场十年来的牛熊分界线,收报2265.16点。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指出,目前A股的上涨与中国经济基本面吻合。2001年牛市顶点时,沪指曾最高飙升至2245点,随后一路下行,进入长达四年的熊市;随后2006年底,沪指突破2245点,曾被认为是牛市的开始。

  指数 1月份至今累计上涨24.4%

  昨日沪深市场个股普遍上扬,1255只在交易个股上涨,占到昨日沪深市场在交易个股的78%。沪深两市A股成交也达到2104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略有萎缩。

  从更长的时期来看,A股在进入1月份之后迎来了连续上涨的走势,1月份至今的22个交易日中,沪指仅有5个交易日收出阴线。从1月份至今已经上涨了24.4%。

  昨日上涨的板块中,石化板块的走势惹眼。石油石化板块昨日列涨幅第一,沪市第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收市上涨4.86%,报11.87元;新乡化纤则收于涨停位置。

  石油石化板块1月份以来的走势也喜人,中国石化今年以来的22个交易日中收出18个阳线,股价从7元附近上涨到昨日的8.89元,中国石油也从10元附近涨至昨日的11.87元。

  根据此前的公开消息,石化行业的振兴规划有望在月底前出台。此前国务院已通过汽车、钢铁等四个行业的振兴规划,市场预期石化、有色金属等更多行业的振兴规划随后会获得通过。市场资金不断流入这些板块。

  在此前的几个交易日中,农林牧渔、纺织服装、船舶、装备制造等板块也轮番引领上涨,均与政府相关产业振兴规划披露的时间前后接近。

  信心 开户数翻番机构猛增仓

  与机构投资者的动作类似,个人投资者的信心出现明显的回升。A股新开户数和参与A股市场交易的账户数量都随着股市的回升而激增。

  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数据看,2月份的第一周,沪深股市新开A股账户数量达到了22.4万户,而此前一月份的3周中,每周新开A股账户数量一直徘徊在10万-11万户之间,去年12月底这一数字更是低于10万户,只有8.4万户。

  从活跃度上看,二月份的第一周,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也大增。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在1月份的三周中,参与市场交易的账户数量均维持在1000万到1100万之间,而2月份第一周参与交易的账户数量达到1522万户。而在股市尚未有起色的去年12月份,其月底的周参与交易账户数量只有600万户。

  这一点也直接在成交量上得以体现。以上海市场为例,去年12月底的成交量一直在400亿元上下,而进入1月份之后成交量逐渐回升,到了2月份之后成交量逼近千亿,从2月4日至今的5个交易日中,沪指成交均维持在千亿以上。

  作为市场主力之一的基金投资者也在1月份以来持续增仓。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昨日公布的报告指出,基金的仓位延续了去年12月底以来的小幅上升的趋势,在2月5日的前一周中,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72.09%,当周上升1.33%,偏股和配置型基金股票仓位也分别上升了1.05%和2.3%。

  有基金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企业和宏观经济基本面变化,在热络的市场氛围中保持冷静。

    - 观点

    “A股升势反映中国经济复苏”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昨日说,目前的A股表现跟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基本吻合的,且A股对经济的预测能力和跟经济的相关性在最近几年都有所改善。

  他认为从环比来看,去年第四季度时中国经济已经见底。“现在基本层面在改善,流动性也在改善,现在钢价、甚至铝价也从底部反弹了很多,房地产的成交量去年11月份、12月份,今年1月份都比去年9、10月份的底部反弹了很多,因此不只是在贷款、货币供应量,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是向整个市场展示了中国经济在逐步复苏的态势,股市的上涨与此吻合。”龚方雄说。

   - 链接

    1月份沪指涨幅居十大股市之首

  彭博社的统计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中国股市顶着周边股市普跌的刺骨寒意,上证指数累计上涨9.3%,位居全球十大股市之首。相比之下,美国道指今年1月份下跌了8.8%,是美股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开局。

  此外,最新研究报告,在截至1月28日的一周中,全球各类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累计遭遇资金净流出5亿美元。但针对中国股市的国际股票基金却在当周罕见吸引了资金净流入。(记者 吴敏)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