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转内销企业不通“三关”十年功难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服装转内销企业不通“三关”十年功难成
2009年11月04日 10:06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保八”大势已定,但驱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出口短期内难以指望出现大的反弹,靠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也不是长久之计。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看,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才是改善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灵丹妙药”。

  其实,除增加收入外,还有许多“神秘”的手段可以鼓励、引导人们多消费。通过提供更加价廉物美的商品、寻找服务业的空白点、用升级的产品和服务来创造需求等途径,都可以不断挖掘人们的消费潜能。为此,本报经济新闻版将推出“内需潜力在哪里”系列报道。

  出口美国的户外冲锋衣,转为内销后,价格仅是国内同类商品售价的1/4;出口日本的莫代尔面料长袖针织衫,全部手工绣花,内销价格比国内商场同类纯棉服装还便宜一半……

  今年以来,随着外贸大集、尾货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出口转内销”服装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仅上半年,北京天兰天、天汇等8大尾货市场的销售额就突破20亿元。而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总值167.5亿美元,同比下降7%,出口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尽管国内外市场热冷差异明显,面对巨大的内需蛋糕,出口主导型服装企业却面临众多门槛,“转身”艰难。

  门槛一:经营模式之变

  “出口转内销”,出口型企业需要补的课很多,没有10年功夫难成功

  很多人认为,出口转内销只需将原先出口的服装投放到国内市场即可。

  实际上,这是误区。

  出口企业被喻为“枣核型企业”,只要照着客户设计好的样式,照单生产,按时交货即可赚取制造利润,往往无需接触服装设计与市场开发这前后两个环节。而且,一般情况下,客户不允许外贸加工企业将服装直接投入国内市场。

  做品牌内销的服装企业被称为“哑铃型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贯穿产业链始末,对产业链两端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推广依赖度最高,因此,与外贸加工是截然不同的经营模式。

  “销售渠道和品牌的建设维护,是制约出口企业转型内销的瓶颈。” 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表示,“从面料研发、版型设计,到品牌推广、销售服务,涉及消费者、经销商、代理商众多环节,需要大量投入。目前国内多数出口型企业仅具备生产制造能力,要补的课很多。”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主任王耀博士认为,出口企业转型之前,在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上也需要重新定位。“做外贸只要两个人做好两件事,即老板拉订单,车间主任管生产。做内贸需要一支人才队伍,适合国外消费者的服装未必适合国内,分析市场、设计式样、计算库存和资金流、建立销售渠道等都需要大量人员储备。”

  目前,我国出口转内销做得比较成功的服装企业还不多,而且多数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

  “外贸加工主要在工厂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下功夫,而品牌内销主要在设计、品牌形象、营销推广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力的整体升级与转型,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志泽坦言,外贸企业要成功转型做内销,没有10年功夫很难成功,“即使下了10年功夫也可能颗粒无收。做外贸失败还有厂房设备,可内贸的钱很多投在营销与渠道上了,不成功就是打水漂。”

  门槛二:产能分配之变

  国内市场虽然大,但不可能消化服装行业的全部产能

  商务部统计显示,8月,我国纺织服装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与大型百货商场销售额增幅分别为21.6%和23.96%,各创2009年新高。“十一”黄金周期间服装销售更是火爆。南京中央商场、银川新华百货商店、青岛利群城阳购物广场等各地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中,服装销售额均同比增长45%以上,而且消费趋势向中高端消费升级。

  “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根据国际发展经验,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后,对时尚的要求就会显著提高,进入衣着消费快速增长的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2000年到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加权支出年均增长达到14.72%,比同期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高出5.59个百分点。“扩大内需成为中国服装业由大变强的最主要支撑。”

  然而,内需市场虽大,要完全消化国内服装产能却不切实际。2007年,我国服装产能达到512亿件的历史峰值,其中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1.33%,如果要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相当于再打造一个与目前规模同等的国内销售渠道,并挖掘同等规模的消费需求。王耀介绍,以女装为例,目前我国已有女装品牌2000多个,平均每个品牌年销量约30多万件。外贸企业一切从头做起,很难在短期内从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产能如何重新分配也是出口企业转型的一道门槛。长期从事纺织品贸易的北京鹿王鼎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国介绍,对于加工企业而言,外贸与内销的出厂价相差不多,企业盈利主要依靠强大的产能优势。“一个海外订单可以养活几家工厂,几个甚至十几个内销单子才能养活一家工厂。一旦由外贸转型内销,出口企业的产能优势很可能成为负担,必须审慎规划。”

  门槛三:游戏规则之变

  内销与外贸“门路”不同,政府在企业转型初期要扶持

  进场费、上架费、店庆费、广告赞助费……对于外贸服装企业而言,即便做好了团队建设,进入国内零售渠道的新“游戏规则”也是转型的拦路虎。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介绍,通常服装加工环节只能占到服装品牌10%—20%的商业价值,渠道运营投入则占去了30%—40%。企业转做内贸,资金投入比做外贸大得多。如果自建渠道,往往要花去上亿元的资金,5到10年的培育,这让很多出口企业捉襟见肘。

  即便是进入现有零售渠道,生产企业也要花费高额的“买路钱”。广东一家服装外贸企业的负责人透露,想挤进现有的商场渠道,首先必须支付高额的入场费;其次,国内零售企业付款方式是先销售后结算,回笼资金比外贸的风险大得多;再次,服装进大商场的销售额扣点一般高达20%—30%;最后,很多商场根本不允许小品牌入场,即便进入也要遵守末位淘汰制,销售额较差将被无条件劝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目前有多余财力转型的外销服装企业并不多。考察了内销渠道的经营风险和进入成本后,我们不得不放弃了,不转或许是等死,但转型很可能是找死。”

  面对企业转型的艰难起步,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扶持措施。例如北京市商委、山东省商务厅都推出了“外贸大集”,为众多外贸企业搭建了拓展销售渠道和转型的载体。北京为期27天的“外贸大集”累计销售额逾2700万元,接待消费者400万人次,不仅显示了外贸产品的吸引力,也使很多外贸企业与零售企业顺利签约。

  实际上,一些较早尝试内外贸并重的服装企业如报喜鸟、波仕曼等已经在此次危机中尝到了甜头。“把做外贸的设计理念、质量控制、面料工艺等优势融入内销产品中,让我们的内销品牌更受欢迎。”江苏波仕曼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生平介绍,公司上半年在外贸维持平衡的情况下,内贸销售同比增长23%,纳税额也提高了10%。“找出内外需最佳结合点,坚持‘两条腿’走路,生意就会左右逢源。” (本报记者 陆娅楠)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