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超预期一季度加息压力骤增 市场担忧更多调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CPI超预期一季度加息压力骤增 市场担忧更多调控
2010年01月22日 11:04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2009年经济数据,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去年宽松货币财政政策的支撑下,2009年GDP成功“保八”,实现经济的总体回升。分析指出,2009年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经济复苏对股市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但由于12月CPI超预期,令经济向好与通胀压力并存。

  上月CPI上涨1.9%超出预期

  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去年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

  此外,CPI全年同比下降0.7%,PPI同比下降5.4%。其中,城市CPI下降0.9%,农村下降0.3%。CPI从11月份开始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昨日介绍道,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由于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市场担忧引发更多调控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12月份CPI涨幅略超预期,市场普遍担忧,12月份CPI上涨可能引发央行出台更多调控措施。前日市场就已传言,央行可能在经济数据出台后加息,对此,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央行是否加息取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在目前情况下,CPI涨幅超过2%即意味着实际利率为负数,也即意味着央行可能选择加息。但曹远征同时表示,由于天气因素,短期内CPI上涨可能会超过2%,考虑到季节性因素,央行不加息也是正常的。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前高后低。因为去年GDP增长为前低后高,所以从同比数据来看,今年GDP增长将前高后低,全年预计增长9%左右。

  还有报道称,1月份前半月新增信贷已突破1.1万亿。对此,曹远征表示,这是由于多数银行贷款为一年期,导致去年1月份的天量放贷(达9000亿元)大量到期,进而使银行被动放贷从而出现新增信贷猛增的情况。

  一季度加息可能性大增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但12月份CPI超预期,表明通胀压力犹存,预期一季度加息的可能性较大,2~3月或加息27基点。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认为,经济数据基本在预期之中,唯一需要观望的是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黎友焕称,原来预测在第二季度末或第二季度中加息,但现在将加息预期提前到3个月后,从经济数据看一季度有加息的压力。

  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自强表示,经济数据环比增长将提高一季度加息可能性。GDP增速8.7%好于市场预期,以此数据倒推,第四季度GDP增速超过10.7%的预期,可以说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同时根据数据分析,12月CPI同比增长1.9%,CPI环比增长超过1%,通胀预期加强。基于以上原因一季度加息可能性进一步加大。

  不过,黎友焕表示,有加息压力不一定非得要加息,因为经济发展的变化很快,央行已经连续第五周资金回笼,准备金率的上调效果已经在股市房市体现出来。加息也可能在一季度数据出来再进行调整。野村证券最新研究报告也指出, 鉴于经济强劲复苏而且CPI通胀上扬,预期管理层会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但在CPI通胀不构成实际威胁的情况下,相信政府仍将保持温和的、有步骤的政策紧缩,经济不会因此而出现硬着陆。

  对于加息的力度,野村证券也认为,预期未来2~3个月里CPI通胀将继续快速上扬,有可能在2月份或3月份达到3.0%,这或会促使央行在2月份或3月份加息27基点,以免实际存款利率跌破0,这与不少业内人士预期一致。

  黎友焕同时认为,加息对股市来说不一定是利空消息。因利息的调控作用比较大,加息要考虑很多问题,进一步加息会使得境内外利差加大,致使热钱流入内地的股市房市,因而加息对股市不一定是利空。(记者 詹丽冬)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