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部分城市上调水价大势所趋 居民反应不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全国大部分城市上调水价大势所趋 居民反应不一
2009年07月18日 16: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05分报道,仿佛一声令下,从去年年底开始,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陆续加入了自来水涨价的大合唱。尤其最近两个月以来,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其他城市则正处于准备阶段。详细内容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大势所趋

  主持人:介绍一下现在都有哪些城市水价已经上涨或者即将上涨?

  记者:目前各地水价确实已经“涨”声四起。从今年1月1日起,广州自来水全面涨价,4月1日,南京上调自来水价后,无锡、扬州、常州等水价上调方案也排上日程;4月27日,上海市发改委举行居民用户水价调整听证会;5月6日,沈阳市物价局召开调整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听证会,虽然最终的调价方案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但各方在水价上涨的大方向上没有分歧,上涨是定局。5月10日,北京市水务局透露,将采取调整综合水价、出台节水奖励办法等措施缓解用水危机。与此同时,一些中西部城市也开始酝酿提高水价,5月20日,昆明市发改委发布公告,自6月1日起,居民生活用水单价提高8毛钱。6月初,河南周口、驻马店在全省率先举行涨价听证会。6月30日,银川召开污水处理费调整听证会;7月11日,河南洛阳公告将于31日召开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总的来说,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基本上都已经是大势所趋。

  涨价理由:减轻供水企业经营压力 提高市民节水意识

  主持人:为什么各城市普遍要求上调水价?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记者:昆明市自来水企业和当地政府给出的涨价理由是,目前的水价处于较低水平,不但供水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也不利于发挥价格约束机制,提高市民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根据最新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供水价格为每立方米3.77元(含污水处理费),比上年同期提高4.7%。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这也是全国各地的水价上涨中被普遍提及的两个理由。

  在4月27日上海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上海市官方承认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水务企业保障供应。他们出示的数据称,2008年度上海自来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4.18亿元,净利润为-2.65亿元。排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1.95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一些水务企业表示,现在价格水平总体较低,污水处理费更低,部分地区甚至不足以支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更无法反映环境成本。

  事实上这轮水价上涨其实酝酿已久,早在2007年,各地都已传出水价要上调的消息。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成本处处长唐铁军曾透露,各地已经将水价列入涨价目录,会在2008年择机推出。不过,随后而来的经济过热、CPI迅速走高,让各地的水价上涨计划纷纷流产。今年以来,CPI持续低位运行,给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提供了时间窗口。

  城市居民对水价上涨反应不一

  主持人:城市居民对于水价上涨或即将上涨有什么样的反应?

  记者:客观的说,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居民都反对涨价,支持或者不反对涨价的也大有人在。这些城市居民认为,当前城市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正是由于水价偏低。当然反对涨价的声音似乎更多一些,尤其对于水价上涨是为了弥补水务企业的亏损这个理由,大家普遍表示反对,认为,水务单位是垄断经营,在亏损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以提价方式弥补亏损,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国家:应加快推进水价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

  主持人: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价格改革有什么样的思路?

  记者:今年3月9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曾表示,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官员则表示,地方政府有自主上调水价的权利,不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也不需要备案。但是从资源价格改革的目标来看,今年包括水价在内的资源价格改革肯定会加快推进,这一点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做了要求。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