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珠三角:“创新”迫在眉睫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三问”珠三角:“创新”迫在眉睫
2009年07月22日 0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广州七月二十一日电 题:“三问”珠三角:“创新”迫在眉睫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李映民 张传熙

  广东是否改革前沿?是否人才高地?是否科学发展?

  这“三问”,对广东的市政厅官员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会列举许多,诸如: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下深层次矛盾充分显现,产品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发展环境难以持续,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有待提高等等问题,并谈出深化改革的措施,引进人才的新成果,科学发展的新经验。但到珠三角一些基层,对于记者类似的发问,就有些官员无法讲出清晰、明确的答案来。

  东莞官员很能干,很务实,这一点出了名。尽管如此,观念上的更新和行动上的落实,仍有不足之处。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就表示,要解放思想,要科学发展,省委书记“汪洋说得很到位”,“只不过我们有些干部,会议到会议,文件到文件,念完就完了”。

  汪洋在中共十七大后调任广东省委书记,提出了广东要进行第三次思想解放。有评论认为,此乃设法改变广东安于现状的思维定势,是“旧瓶换新酒”,不能视为“唱高调”。

  实际上,今日珠三角有多问一些“为什么”的必要。问不是为了问责,而是为了开拓思路,吸引建言,找出观念上的偏差。

  有人提出一连串可比性疑问:以东莞为例,东莞与广州是广东两大人口大市,都超过一千万,但是东莞产值三千多亿元人民币,是广州的一半;广州国税收入达到一千五百亿元,东莞税收总收入只有六百亿元。该如何算投入与产出、人口与土地这两笔账?惠州、中山与东莞同样是毗邻港澳地区,为什么在吸引外企以及培育产业集群方面东莞领跑?深圳是经济特区,为何一些重要名次却被非特区的东莞夺得?汕头是经济特区,究竟“特”在哪里?广东是经济大省、外贸大省,但为什么海外诸多大卖场被义乌商人所占领?……

  与往年相比,内地今年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加速,中央频频“发牌”。上海开始“两个中心”建设,“海西”迈步,北部湾、武汉城市圈、关中—天水开发区等新的产业地带也纷纷浮现。这些区域将渐渐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无疑也将给广东带来新的挑战。珠三角只有积极拿出对策,不断改变思维定势,不断创新与超越,才能不断地在各方的挑战中突围奋进。完

【编辑:吴翔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