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激辩:通胀下阶段是否来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激辩:通胀下阶段是否来临?
2009年08月15日 11:51 来源: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尽管目前业界对中国经济复苏基本达成共识,然而,对于下阶段中国经济是否面临通货膨胀,专家却有分歧。在昨日召开的“新视角搜狐经济学人月度论坛”上,专家就此展开激辩。

  “尽管当前CPI、PPI同比都是负增长,但是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比如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发生通胀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说,下半年出现通胀的原因在于:第一,上半年新增贷款达7万多亿,如此大规模的信贷投放必然会在一到两个季度传递到实体经济中去。另外,以往的经验表明,M2和GDP增速之差与通胀有密切相关。而今年M2和GDP之间的增速差达到22%左右,为通胀提供了条件。第二,从外部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导致了美元贬值的货币投放政策,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传导到国内,将对中国总体价格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则有不同看法。他指出,外围因素对我国CPI的拉动作用不会太大。首先,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的动能不足。其次,从流动性上考虑,目前流动性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危机之后,大多数投机资金趋于谨慎。从国内因素来看,由于粮食连续丰收,加上产能过剩严重,另外居民收入增长有限,也导致了CPI不可能过高。

  基于此,高辉清认为,当前不必担心通胀问题,通胀不应该成为宏观政策关注的焦点。尤其在CPI这几年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政策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刺激经济复苏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也表示,虽然国内经济复苏、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会使物价有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今后6到12个月内,国内的通胀压力不会特别大。

  黄益平解释道,中国经济虽然出现反弹,但是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没有获根本性的改善,同时外需减弱使得出口遇阻,这对于国内的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我国CPI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有多严重。如果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能很快改善,短期内CPI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很小。”他说。

  尽管专家对通胀问题看法不一,但普遍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应该对此前“救急式”政策进行调整,下一步应该加快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保制度,以刺激消费,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从通胀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分析了货币政策关注资产价格的必要性。在他看来,通胀的预期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上扬,资产价格的上扬会导致通胀,因此货币政策有必要关注资产价格。(记者 郑晓波)

【编辑:杨威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