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中:中小企业新政是六大政策解决三道难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李毅中:中小企业新政是六大政策解决三道难题
2009年09月23日 08:59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开幕式上透露,《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于21日印发。

  作为中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一揽子计划的重要内容,《意见》中包含的多项政策措施,将会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实惠?李毅中进行了解读。

  中小企业需要更积极有效的帮扶政策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李毅中介绍说,截至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GDP的60%左右,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目前,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李毅中同时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加大。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更多的成本付出。特别是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外向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尤甚。

  “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经济复苏就失去了重要支撑;没有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就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李毅中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扶持力度,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变化,目前呈现的趋势与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是一致的,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李毅中解释说,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突出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短缺,融资难、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各种负担较重,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政策法制环境有待改善;三是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水平、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上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健康发展。”

  提振信心的六大政策措施含金量高

  李毅中介绍说,29项意见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其中不仅包括了含金量很高的多项政策措施,更重要的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这无疑将大大提振中小企业的信心。

  一是完善政策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意见》明确提出,对困难中小企业,将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费率政策执行期限,由2009年底延长至2010年底,并规定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在岗培训补贴等。

  二是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各地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增加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

  “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多项措施中的一大亮点。”李毅中表示。

  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比如,今年,中央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由去年的49亿元提高至95亿元,今后还将增加;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税减半征收等。

  四是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李毅中介绍说,今年,国家将从中央预算内安排的200亿元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拿出30亿元专门用于中小企业。

  五是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李毅中说,《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业务。同时,落实出口退税等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六是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措施包括积极培育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清理并进一步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为中小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李毅中表示。(本报记者 王 政)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