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城投债呈井喷之势 新一轮融资"狂欢节"到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地方城投债呈井喷之势 新一轮融资"狂欢节"到来?
2009年11月03日 11:4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央行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有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另一方面,据国家发改委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发行的城投债共计64只,融资845.5亿元,而2005年至2008年底4年时间发行的总量也只有1585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占到过去4年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

  城投发债潮

  “我们正计划发行城投债券,拟定发债额度为10个亿。”10月28日,河北省某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强(化名)对记者说。

  王强的话说得踌躇满志。作为一名地级城市的城投公司,作出如此计划,听起来确实让人振奋。但也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据王强介绍,从2009年开始,该市将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制定了2009-2011年危房改造三年规划和分年度改造计划。在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方面,政府的资金压力很大。

  “同时,城市建设需要钱,市政改造需要钱,交通建设等都需要钱,单靠政府资金投入,肯定是力不从心,因此,发行城投债融资是可行的办法。”王强说。

  让王强感到信心的是,当前国家通过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市场机遇,对“发行城投债是多年难遇到的”。

  王强透露,发行城投债的计划已经打算上报发改委了,但让他担心的是能不能审批下来,“听说最近发改委部门有意收紧城投债的发行,也不知道消息确切不确切?”王强反问记者。

  和王强一样感觉机遇“多年难遇”的是石家庄建投的张峰(化名)。据张峰介绍,为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石家庄计划明后两年实施城市改造项目146个,总投资1111亿元。

  “目前,石家庄市有六个政府融资平台,多以发行城投债吸引资金,为地方建设‘输血’,解资金短缺之急。”张峰说。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城投债的“发债潮”中,城投债发行主体的级别不断下降,从京沪等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城市的区级城投企业、县级城投企业也在发债。王强所在的城市就是其中之一。

  国家发改委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发行的城投债共计64只,融资845.5亿元,而2005年至2008年底4年时间发行的总量也只为1585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占到过去4年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

  “我最近到过不少地方,总会听到地方政府的官员说,现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哪个地方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从银行获得更多的信贷,哪个地方就能够找到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之途径。”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做了如此的表述。

  风险凸显

  “当前城投债的风险在聚集。尽管整体的地方政府信用危机还没有出现,但在一些局部地方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凸显,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10月30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为了配套支持中央政府未来两年4万亿的投资计划,进入2009年以来,在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的推动下,城投债向下急剧扩张,呈井喷之势。

  据相关统计,今年获批发行的企业债里,大部分都是城投债,截至8月底,具有典型特征的城投债发行有67只,融资规模达1100亿元以上。

  在贾康看来,4万亿元的项目投资安排之后,出现了地方政府融资的“狂欢节”。尤其是今年以来,“城投债发行主体已经扩展到县市一级,城投债发行情况更加活跃。”贾康说。

  据贾康介绍,我国前些年颁发的预算法里规定,除了国务院特批以外,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防止地方政府因举债而出现经济生活紊乱的制度规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规定很快就处于无效状态了。”贾康说。

  据贾康分析,这些年地方政府种种形式债务举借的规模,已经形成天文数字,从省到乡镇,各级地方政府合在一起举债的规模,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肯定已达数万亿元之巨。

  而据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透露,截至目前,全国有3800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8万亿,但是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5万亿。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还在很不透明的情况下持续增加,这种“无危机感”的负债会进一步放大地方借债的冲动。”贾康说。

  在“多年难遇”的感慨里,王强也同样表现了对城投债融资风险的担忧。

  “一般人的眼理,城投债名为企业债,实际是政府债,有政府担保,应该是轻松融资。”王强对记者说。

  “但是,目前情况并不完全如此。许多投资者都反应‘信用太差的债,我们不买’。”王强分析,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信用等级的下滑,城投债未来真实的偿还能力受到一定的质疑。

  “比如城投债一般都是在5年以上,本届政府一般不考虑还,而由下一届政府‘接棒’,到时候情况恐怕很难说。”王强说。

  “地方政府融资无如制度、纪律的有效约束,必然会在分散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下积累公共风险,一旦积累到被触发的局面,就会是危机的局面,‘救火’的代价损失将是巨大的。”贾康提出了如此的警告。

  融资冲动当规范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城投债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指出,要关注城投债规模过大引发的潜在风险。

  徐林强调,城投债发行过程中出现的“作虚”动作,无疑让风险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城投债发行前存在着“过度包装”,即城投公司“作虚资产”和“作虚利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短期内推进城投债在信息披露方面透明化“难度很大”。在当前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应该慎用举债权,不应该借“危机”大肆融资,结果造成债务危机,甚至引发信用危机。

  “地方政府可能根本不知道欠了多少债,所以很容易形成短视,更无法谈到统筹发展。因此,应当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冲动,引导完善城投债健康发展。”9月29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纪尽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纪尽善看来,5万亿债务尚未消化,仍大规模发行城投债,一些地方政府难免出现债务危机,进而影响政府信用。

  纪尽善建议,在当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地方建设需要钱,和能否有效率的利用钱是两个概念,地方政府一定要慎用举债权,要在规范中发展城投债。

  “对地方政府融资,我基本的看法应该是‘有堵有疏,疏堵结合’。但‘堵不如疏’。”贾康对记者说。在贾康看来,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经济转轨的制度创新,还是要运用大禹治水的古老智慧,因势利导,考虑怎样把地方存在的显然紊乱的融资,逐步引导到阳光融资的状态上去。

  “对城投债的问题,应当在‘疏堵结合’、‘堵不如疏’这个方针后面,跟着‘治存量、开前门、关后门、修围墙’这么一套具体办法。”贾康对记者说。

  按照贾康的解释,“治存量”是指总结推广“普九”债务化解经验,全面启动地方债务清理工作。“关后门”是指从源头上减少以至杜绝地方政府变相举债投资的行为。“开前门”是指实现地方政府的“一级财权”和“一级债权”,示范和引导地方政府探索公共产品提供的多种方式。“修围墙”是指强化对地方债务的监督管理,建立财政风险监控和预警体系。

  “惟一的正确方向,应是走向透明化、法纪化的‘阳光融资’。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还需坚持不懈地推进相关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贾康说。 (牛建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