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增量季节性回落 不影响银行对经济支持力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信贷增量季节性回落 不影响银行对经济支持力度
2009年11月13日 09:54 来源:金融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信贷“井喷”之后,商业银行信贷逐渐放慢脚步。据央行1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30亿元,较9月的5167亿元少增,创年内新低。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告诉记者,10月新增贷款出现明显回落主要是受假期因素和季末“冲时点”因素消失的双重影响,属季节性回落。再者,窗口指导和资本监管的加强,以及银行主动调整投放节奏也是重要因素。

  不过,信贷增量回落,并不影响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据统计,10月贷款增量虽然较上月大幅减少,但同比仍多增711亿元,创近年10月新高。

  鄂永健告诉记者,这一是因为之前启动的大型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需求依然较大,当月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依然较多(2725亿元)就是证明;二是随着经济复苏的态势进一步明朗,民间信贷需求恢复较快,2009年1至9月,内资非固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1.4%。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7.7%,比上月提高3个百分点;三是房市、车市交易保持活跃,当月居民户贷款增加1576亿元,同比多增1536亿元,其中,居民户中长期增加1386亿元,在总新增贷款中的比重上升到55%。

  银行信贷继续向对公中长期贷款和居民个人贷款倾斜,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策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支持宏观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的大局。

  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有力地满足了国家重大基建项目配套资金需求。央行统计结果显示,前三季度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本外币中长期贷款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分别为2.1万亿元、5910亿元、4812亿元和4310亿元,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5%、14.0%、11.4%和10.2%。

  10月对公中长期贷款增长依旧强劲,有利于继续满足大型投资项目的后续资金需求。

  今年年初以来,受扩大内需政策的引导,个人信贷快速增长。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居民户贷款同比增长34.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9.0个百分点,比第二季度末高10.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居民户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8809亿元,增长势头较快。其中,因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9520亿元,同比大幅多增7089亿元。居民户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5872亿元,同比多增3333亿元。

  10月居民户贷款延续了三季度以来快速增长的势头,有利于驱动以汽车贷款、信用卡消费、按揭贷款为主力的消费信贷加速增长,推动经济复苏。

  此外,与前几个月类似,10月票据融资仍然下降,剔除票据融资负增长后当月新增实质性贷款4569亿元,10月信贷增速仍属较高水平。业内人士认为,10月贷款水平其实并不像看上去那么低。

  尽管今年前10个月商业银行放贷迅猛,但刚刚出炉的10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银行体系依旧资本雄厚,运行稳健。数据显示,10月份增量存贷比为85.2%,比上月提高近35个百分点;存量存贷比为66.9%,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当前存量存贷比并不高,银行放贷能力依然不弱。

  商业银行流动性仍然充裕。9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06%。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80%,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00%,农村信用社为3.96%。

  今年最后两个月,银行信贷增长水平将如何变化?对此,交行研究报告预计,如确如相关消息称第五批中央投资将于11月开始下放,加上民间投资继续恢复,年内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依然不低,但考虑到银行主动调整投放节奏、监管部门加大风险提示、部分银行可能面临一定资本约束,同时年初发行票据大部分已经到期,预计年内月新增贷款不会明显低于10月份水平。(记者 周萃)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