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转正消抹通缩痕迹 未来内需增长或入平稳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CPI转正消抹通缩痕迹 未来内需增长或入平稳期
2009年12月12日 09: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CPI结束“负时代”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0.6%,结束了自2月份以来连续9个月负增长的局面,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通缩阴影已随之逐渐远去。“与10月份CPI同比下降0.5%相比,11月份翘尾因素为CPI回升贡献了0.8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增加了0.3个百分点,两者共同构成了本月CPI止跌回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

  从环比来看,11月份CPI八大类商品呈现七涨一跌的态势,物价上涨范围与先前相比有所扩大。其中CPI占比最大的食品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0.5%和0.8%,成为CPI回升的主要原因。

  自今年8月份以来,CPI环比分别上涨0.5%、0.4%、-0.1%和0.3%,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回升态势。对于明年物价走势,专家普遍预计将维持在2%-4%之间。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导致我国物价下跌的因素主要在于宏观层面即产能过剩压力,物价上升因素主要来自供给冲击、国外输入和货币信贷高速供应。综合来看2010年物价上涨幅度大约在2%左右。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明年CPI涨幅将在3.5%左右。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的判断更为激进,他认为明年CPI将上涨4%左右。但他同时认为,4%的通胀水平仍然属于温和回升,明年发生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PPI方面,11月份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缩小3.7个百分点。海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当月PPI降幅收窄幅度低于预期,但PPI已连续8个月环比上涨,预计12月份PPI同比将实现微幅正增长,涨幅在0.2%左右。原因一方面是去年基数的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则是工业品实际价格在需求支撑下向上。

  内需步入稳定增长期

  数据显示,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19.2%,其中重工业增长22.2%,成为拉升当月工业增速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份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871亿元,同比增长5.3%,该指标年内首度转为正增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工业增速回升体现了经济需求正在不断恢复,但11月份的工业增速已经相当快,未来进一步提高的难度相当大。分产业看,目前出口、消费相关产业增长仍然偏慢,投资直接拉动的产业明显更快。

  事实上,工业增速回升更多体现了去年的低基数效应,其它内需指标则呈现高位趋稳的局面。如11月份PMI指数结束了连续5个月上涨而环比持平,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则比上月略有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总的来说我国内需仍将呈现高增长态势,但未来需求力度将由继续加快向平稳发展,这也意味着明年经济回升不会再像今年前几季度这么快。

  延续企稳回升积极态势的同时,11月经济指标也体现出了结构性变化的特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表明,未来投资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态势已经确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未来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速,重点保证在建项目,严格新上投资项目。“明年经济结构调整将加大力度,在今年30%以上高基数基础上,未来投资增速回落将不可避免,预计明年同比增长20%多。”张永军认为。

  11月份消费同比增长15.8%,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则被更多地理解为季节因素和正常波动。国家明确提出,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投资增速被适当压制的同时,政策重点无疑将落在扩大消费上。从11月份数据来看,汽车、住房、家电以及服装等消费增长稳中趋旺,这一趋势明年可能仍将延续。

  哈继铭认为,我国消费仍有不少潜力可挖,如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农村消费观念逐步城市化,今年期房销售猛增也将拉动家居等相关消费,预计消费将为明年经济增长贡献4.5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速有望达到9.5%。

  继GDP、就业、企业利润等指标先后出现好转后,作为宏观经济滞后指标的物价(CPI)终于在11月份“转正”,经济通缩期痕迹正继续被向好事实抹去。

  专家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CPI和PPI环比已分别进入回升通道,未来几个月物价指标仍将小幅走高。尽管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但外需好转以及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将带动我国经济增长步入平稳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