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预期陡然升温 理财策略如何随之调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加息预期陡然升温 理财策略如何随之调整?
2010年01月15日 10:52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月7日,3个月期央票利率意外上行4.04个基点;1月12日,央行发行的200亿元1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上涨8.29个基点,连续20周的“平静”终被打破;“蛰伏”近19个月的存款准备金率重出江湖,1月18日起,央行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认为,央行近来的举动预示着我国已进入了加息周期,未来将存在着加息的可能性。那么在加息预期下,百姓理财策略应有哪些调整?

  加息预期陡然升温

  寒风瑟瑟中,一场关于“加息是否提前到来”的讨论持续升温。

  本周二,央行突然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从原先的15.5%上调为16%。这是自2008年6月以后,存款准备金率近19个月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一般情况下,上调准备金率与加息是相辅相成的,属于央行货币政策和政府经济政策调控的重磅手段。2007年,央行曾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有5次紧跟着就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一些机构由此推断,“加息离我们并不太远了”。

  东证期货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徐珏表示,央票发行收益率一向被视做市场存贷款基准利率的风向标,它的上调,预示着我国存在先于市场预期加息的可能;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也标志着我国央行的调控措施已由“量”过渡到“价”,从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逐渐进入启用存款准备金与利率的阶段。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央行将从二季度开始加息周期,因为届时CPI将超过2.25%的1年期存款利率,如果不加息的话,将进入“负利率”时代,会加大央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如果1月份CPI通胀超过2.2%,最早会在2月份加息27个基点,以避免负实际利率的出现。另外,他认为,2010年余下时间将另外加息54个基点,2010年二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50个基点。

  小小存款学问大

  那么,我们的新年理财策划书应当如何书写?不妨以最简单也最传统的存款下笔,因为多数年龄偏大的市民更愿意选择保守的理财方式。不过在加息预期背景下,存款也要有讲究。

  工商银行石家庄桥西支行财富管理中心国际金融理财师韩萍表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从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讲,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两三次以后,就会有一次利息的调整,所以现在国家加息的预期比较强烈。因此,韩萍建议,广大储户,尤其是以储蓄作为主要理财方式的市民,应及时调整储蓄方式。“以前主要存3-5年期的储户,现在最好是仅存活期或者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一旦加息,可以及时转存。”

  通知存款则很适合手头有大笔资金准备用于短期开支的情况。例如手中有10万元现金,拟于近期支付购车余款,放家里怕不安全,存个活期利息又很少,这时就可以选择1天、7天通知存款,既保证了用款时的需要,又可享受比活期利率高数倍的收益。以民生银行为例,7天通知存款年利率1.35%,是0.36%活期利率的3.75倍。算笔小账,如果王先生用10万元购买7天期的通知存款,以1.35%的利率计算,持有一个月后,利息收益约为111元,比同期29.6元的活期存款利息高出81.4元。

  另外,光大银行“阳光加息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遇到利率调整时,该产品可以通过既定公式,计算出储户目前的存款是该提前支取、按新利率重新存入,还是应该存到期,并自动为储户进行操作。这样一来,既省去了储户往返银行的时间、路程,储户也不必绞尽脑汁费心计算利息差额。

  理财产品宜短不宜长

  实际上,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央行加息。当加息来临时,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可能不随利率上升而上调。所以在加息预期下,投资者应当选择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投资,期限最好在半年或半年以内。尽量避免那些投资期限过长、又无法提前赎回的理财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银行业公认人民币已进入加息通道,大家现在最关注的是升息在今年什么时候出现。在微观层面,投资者也有了加息预期,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必须迎合投资者的需求。

  东亚银行 (中国)财富管理部提醒,在政策不确定性加大、市场波动更为剧烈的背景下,投资者要想在防震的同时掘金,应高举分散投资的大旗,寻找不同类型的有潜力目标,做好资产组合。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灵活,到期完全保本或部分保本的产品是防震的好选择。

  那么,在加息预期背景下,哪类理财产品更有投资价值呢?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后续从紧货币政策的不断推进,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信托贷款需求,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望被进一步推高。此外,加息的预期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则给部分信贷类产品带来了超预期收益的机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王增武表示,目前1年期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平均能达到4%左右,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3%的平均通胀率,可以避免资产贬值。

  有较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也可以考虑挂钩商品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如果通胀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黄金等大宗商品将有一定投资机会。不过建议大家在购买结构型理财产品时,要注意该产品设置条件是否苛刻,收益区间会不会过窄。

  分红险 收益保障兼顾

  目前,投资型保险配置已成为不少人取得风险保障,并获取收益而广泛采用的一种策略。

  北京中天嘉华理财顾问有限公司高级理财师李大治表示,“分红险是寿险的一个大类,一般可分为投资类分红险和保障类分红险。它的主要投资渠道为国债、企业债、协议存款、基金等。随着通胀的到来,我国将进入加息通道,届时,新发债券和协议存款的利率会随之上升,分红险的红利也将随息而动”。因此,分红险既具有保障功能,又能满足投资者资产稳定增值的需求。

  中美大都会首席寿险规划经理李春表示,分红险是一种以保障为主、收益为辅的长期性产品,红利分配较为稳定。由于它的产品特性,保险公司不会把分红型险种的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因此它受经济震荡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不论加息还是减息都不会改变这类险种的投资大方向。

  但专家也提醒投资者,切莫把分红险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因为它不一定能分红。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险公司会将分红险账户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但如果没有盈余,分红险就没有红利可分。

  因此,李大治建议,“购买投资类分红险时,需要仔细查验历史‘成绩单’,看看过去每年的红利是否大于同期通货膨胀率和市场利率;购买保障类分红险则需重点关注人身保障、额外保障和实际返还”。

  加息后国债将受益

  除银行理财产品外,稳健投资者今年也可以关注国债的投资机会。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国债发行量相比2008年大约翻了一番,但国债的销售成绩始终不尽如人意,国债购买者主要是追求固定收益的中老年投资者,青年投资者则极少涉猎凭证式国债。

  不过,国债利率一向是随央行加息而水涨船高,凭证式国债将会受到一些追求低风险和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的关注。不过,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我国的加息幅度不会很大,投资者购买国债时应选择期限短的国债,这样一旦央行继续加息,投资者还可以继续购买收益更高的国债。(孟凡霞)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