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购海外大牌的背后:贵族已死,平民当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企业收购海外大牌的背后:贵族已死,平民当道
2009年11月12日 08: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当整个世界被全球化、网络化和供应链整合所席卷的时候,一个彻底消解贵族的风潮迅速将贵族产业的遗老遗少们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文/连清川

  每逢听到国内的企业收购海外大牌,总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联想收购IBM如此,腾中收购悍马如此,而此次吉利收购沃尔沃,亦是如此。

  喜的是所有的大牌到了一定的地步,必然故步自封,全面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工艺到设计都了无生趣,需要新鲜的血液进入才能焕发新生,中国元素的加入就是这样的新生的开端;忧的是中国的企业总是急功近利,进入之后往往不能够保持品质,更勿论保持品牌精神,最终导致了品牌价值的全面沦陷。

  沃尔沃在汽车界里,更是一个贵族的标志。它在中国的另一个翻译法叫“富豪汽车”,更加生动地传达了沃尔沃汽车在中国人心目中对它的品牌认同和其江湖地位。沃尔沃原创于80年前的瑞典,素来以安全享誉世界,连习惯制造沉重大个车辆的美国人都不得不俯首称臣。而其设计更以斯堪的纳维亚人特有的朴实厚重为要,注重内饰的富丽享受。其品牌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所谓“低调奢华”的极高境界。如果说奔驰、宝马等级别汽车是新贵新宠,而沃尔沃根本可谓贵族经典血统了。

  而即将收购它的吉利呢?这个1998年由浙江的草根商人李书福创造的品牌,不说在全世界,在中国亦是低价汽车的代名词。李书福有两件事享誉中国的汽车界以及普通用车群众。其一是他当年所谓“造汽车有什么难?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两排沙发”的言论令人侧目;其二是李书福已经将廉价车的能力推向了一个根本极致:吉利能造2万元的车。中国汽车业,尤其是民营汽车,几乎都以造草根车起家,其中包括了奇瑞、华晨、力帆等等。不过像吉利如此彻底贯彻低价模式,也是奇葩。而在汽车业草创的年代,山寨国外的版型,自然是必由之路了。

  然而,短短的20年,这些草根山寨们,开始吞噬经典们了?怎么回事?

  我曾经看过一本叙述纽约中央公园历史的书。其中描写到在中央公园的规划时,就是否在其中修建马车道争论异常激烈。最后,是一个几乎看起来荒谬的理由使之尘埃落定。主设计师说:将贵族与平民同置于一地,平民们可以通过学习贵族的礼仪风尚,从而提高自我的修养。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贵族们在历史行进的过程中却逐渐式微。不是平民们学习他们,而是他们向平民们学习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从而社会生活趋同,天下遂为一也。如今中央公园里全然不见贵族的踪影,只有平民:无论你是贵族后裔、富豪,抑或一文不名的穷书生,俱都席地自在了。此之谓“民主化”。民主化的内在精神并不是投票,而是权威或者贵族的湮灭,人人获得相当的话语权。

  我并没有离题。诸如沃尔沃这样的贵族品牌,正是在这样的民主化时代中逐渐走向衰弱的。IBM早期自然是贵族品牌,其强大的运算能力、独特的设计、高昂的价格,使其成为贵族标志。然而之后戴尔、惠普等平民品牌盛行,让其在PC行业中渐失领袖地位,破落的贵族总是难以为继的,这才落入联想之手。

  20世纪之初或者可以说是民主政治的风潮,在政治伦理与实践中,民主化与投票制成为主流思想与惯常行为;然而全世界范围的社会生活民主化,是在20世纪后期才开始的。当整个世界被全球化、网络化和供应链整合所席卷的时候,一个彻底消解贵族的风潮迅速将贵族产业的遗老遗少们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贵族的生活方式乃是独特的、优雅的、讲求品质的。他们不愿沆瀣于公众的共同生活之中,而维护自我灵魂与生活的独一性。他们拒绝大量生产的、同质化、易耗的产品。

  不过,整个世界同质娱乐、同质享受和同质精神已然席卷并且成为主流,欣赏与享受如此贵族气质的人群渐然消逝。此类产品,自然都面临越来越大的危机。民主化向来意味着对专享性的消灭。就好像微软消灭了技术贵族,Google消灭了知识贵族,facebook消灭了社交贵族,沃尔玛消灭了商业贵族,丰田消灭了汽车贵族那样:世界放平,贵族消亡。民主万岁,草根万岁。

  吉利汽车的胜利并不仅仅是吉利汽车的胜利;沃尔沃的衰亡也不仅仅是沃尔沃的衰亡。他们如果成功合并,也不过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贵族已死,平民当道了。

  你要问我沃尔沃进入吉利后的命运如何?我只能这么告诉你:沃尔沃因为贵族被消灭掉了;吉利靠着草根民主而胜利了,吉利还会那么傻再去做贵族吗?最多,不过是把贵族的零件拆下来,把它们民主化掉罢了。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