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Made in China到Made with China 丢脸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从Made in China到Made with China 丢脸不?
2009年12月02日 13: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CNN近日播放一则广告,很短,从晨练的跑鞋开始,拍到日常生活开冰箱取果汁,时装女服,直到电子通讯设备和飞机等高科技产品,全在M ade in China之后添上了一条附加语,譬如时装的注脚就是“with French designers”,全部译出,就是“中国制造:与法国设计师合作”。就这样,一个个镜头摇过,待到短片全部播完,字幕已悄然变成了Made with China(直译:与中国合制),而与此同时,画外音则读出:Made in China with the World(中国制造,世界合作)。

  一开始看到这段广告,联想到是不是又有海外敌对势力配合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的对华贸易战,出来助威作祟了。上网搜索以后方知自己的思维定势大谬。原来做这则广告,是中国商务部的政府行为。检讨这种思维定势的养成,与向来有关部门对Made in China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偏袒,别人说个“不”字一般都有过度强烈的反应有关。犹记2007年3月,随着出口到美国的宠物食品中被测出三聚氰胺,含毒一事就被国外媒体广泛报道,本应引起我们这儿有关部门的严重注意。可是同年7月国家质检负责人“不高兴“了,愤怒地把境外的揭露斥之为“敌对势力”将中国产品“妖魔化”,直到三聚氰胺被查实掺进了婴儿奶粉为止,就是一例。

  从Made in China到Made with China,我觉得并不丢脸,“全球化”的牌局中,中国毕竟只是玩家之一,承认中国出口商品很大一部分的创意、构思或技术来自世界其他地方,你不说,人家也早知道。就像希望内销商品在质量上不再次于外销一样,不要视国内消费者似草芥,老外才是“皇帝”,我倒觉得这则广告也可在国内播一播,或许能刺激国人,特别是我们的设计人员、专家和制造商,“乞火不若取燧”,发奋原创,而不再把聪敏才思用到如何造假谋利方面去。志之既立,何愁令名不彰!至于改名是否涉及外销商品一出问题,暗示制造商与设计方以及中间人、代销人等各个环节是否应当责任共担的寓意,没有根据,不敢妄评。

  至于外部世界,从政府到媒体,对Made in China常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找茬,固然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在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事情落实到具体消费用户,他才管不了那么多呢,只求质量上佳,价格低廉。“召回”频发,人家的质检部门挑刺,并不一定是坏事,至少迫使我们的制造商知道有人在虎视眈眈准备检测你的产品,再不敢投机取巧,蒙混过关。只要往质量方面多找原因,狠下功夫,倘若做出了牌子,建立了信誉,“非我不买”,到那时叫Made in China也好,改称Made with China也罢,还愁他人的刁难和抵制? 此外,国内市场伪劣商品大行其道的势头不狠加遏制和严惩,出了事情,忙着“damage control”(损害控制),瞒报、谎报,找替罪羊搪塞,质量事故处理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外面的消费者看在眼里,你说如何去建立信誉。

  圣诞将至,有老外送来一件美国户外品牌L.L.Bean公司的绒衫,扳开领口一看,Made in China的标志赫然入目。我是一则欢喜,一则生忧。喜的是看到中国产品占领美国名牌市场,想想上世纪80年代初首次出国时候,美国市场上充斥的都是“台湾制造”的折叠伞、太阳镜和“韩国制造”的大皮箱等等;忧的是不要穿了没有几天,衣服就脱线脚散架,所以一定要加倍爱护这件绒衫才是。(陆谷孙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