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是否做好接纳“80后”的准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二三线城市是否做好接纳“80后”的准备?
2010年03月02日 08:1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转眼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最早一批“80后”已进入而立之年。然而随着大都市生活压力的凸显,一些“漂”在这里的“80后”精英阶层也不得不考虑离开梦开始的地方。有人说:“实在撑不住了,就回家乡吧,二、三线城市或许也是天堂。”(中新网2月28日)

  受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影响,“80后”回归二三线城市已是“旧闻”了。在去年年底甚至更早,这种现象已发生并引起过一轮舆论关注与讨论。说是理性回归、“优胜劣汰”也好,说是无奈放弃、悲情回归也罢,“80后”回归二三线城市,终究是一种“减压”:如房价相对较低、生活成本下降、工作压力减小、人情味渐浓且归属感增加……这种减压,有望让“80后”以一种更为从容、自由的姿态,面对工作和生活。

  但回归到二三线城市,“80后”真的就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天堂”般生活吗?或不尽然。在笔者看来,这一方面取决于“80后”是否足够优秀,能否碰到合适机遇,能否很快融入二三线城市的环境,从而谋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二三线城市是否做好了积极接纳“80后”归来的准备。

  从某种程度上说,二三线城市对“80后”精英阶层归来的接纳,更应以一种自觉转型、顺畅对接的姿势出现。这些“80后”精英阶层的回归,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回他们在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中习得的那些良好习惯与秉性,如严谨的工作态度、公平的竞争意识、良好的城市文化,还有他们具备的技术、能力与综合素质。这些优秀特质与秉性,能在“80后”回到二三线城市后,潜移默化地完成对所在城市的城市文化与环境的渗透,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但如果二三线城市只是被动接受,显然还很不够。对回到二三线城市的“80后”而言,他们在一线城市习得的原本并不牢固的那些良好品质与秉性,往往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影响力,从而持续地作用并渗透在新的工作与生活中。没有掌握足够话语权的他们,更多只是被动接受和参与。他们最先是融入、适应,然后才是改变——他们最初的理想能实现多少,也是个未知数;随着时间推移,最初的激情与梦想是否会在二三线城市被严重同化、磨砺,则更难以预测。

  在笔者看来,二三线城市在迎接“80后”精英阶层回归时,更应有虚怀若谷、积极接纳的心态与行动。硬件方面,积极完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为“80后”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软件方面,改变落后的用人体制,做到唯才是举,改变落后的工作环境,做到优质高效;也要改观陈旧的城市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在回归二三线城市的过程中取得自身发展的成功转型,对“80后”是挑战;同理,能否把握好时机,在城市发展与转型中,积极运用好回归“80后”及其他年轻人的向上力量,对很多二三线城市同样是个重大抉择。(李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