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消费者何时真正强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中国消费者何时真正强大
2010年03月15日 14:42 来源: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天是属于消费者的日子。媒体毫不留情地曝光那些劣质产品和不良厂商。再大牌的公司也分外地谦恭温良,明里暗里用足公关功夫,惟恐被点名。通常扮演沉默的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今天或许体验到一丝上帝的感觉。可美好感觉过后,我们依然面对一个严苛的现实——与被寄予的拉动内需重任相比,中国消费者根本处于弱势地位。

  单从保护手段来看,中国消费者并不缺乏,法律上有 《民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组织上有各级消保委,执法上有工商局、质监局、食品卫生监督等政府部门以及人民法院。还有媒体接受消费者投诉。然而,每当消费者权益日,我们回顾过去一年,审视消费者保护现状,总可以发现当遭遇不良商家和执法部门不作为时,消费者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只因在大多数争议中,维权成本实在太高,使消费者望而却步。

  就拿三聚氰胺事件来说,始作俑者“三鹿”奶粉破产倒闭,相关责任人被处死缓等重刑,地方官员落马去职,整个中国奶制品产业付出惨重代价。然而仅隔一年,三聚氰胺卷土重来,若干厂商囤积毒奶粉,瞒天过海,牟利害命,其胆大包天、悍不畏死,令人咋舌。监管部门的不作为程度,让人难以置信。消费者除了对国产奶粉用脚投票,还能怎么办?

  而一些国际品牌也在步本土品牌的后尘。丰田汽车全球召回事件就是一例。同样的产品在国外需要全部召回,在中国就不需要或仅需部分召回。这样的情形在东芝、惠普的“电脑门”等许多国际召回事件上屡见不鲜。原因只可能有两种:一是国际品牌在中国的生产质量普遍高于其他国家;二是中国市场的质量标准普遍低于国际水准。我们无法断定哪一种起了主要作用,但我们知道中国厂商的出口产品一般较国内市场质量上乘,价格却更低廉,或许能倒推出前面的答案。

  原因何在?在一个消费者能够自主维权的市场,必然产生令厂商即使降价也不敢忽视质量的威力。反过来,如果一个市场内,由于人们缺乏对市场监管的信心,无法分辨更为可信的产品,消费者就无法动用自身维权的最大凭借,也就是用不消费的方式惩罚不良厂商,那么劣币驱逐良币就成为必然。海口“饮料门”事件就是一个荒唐的现实寓言。重视质量的厂商,将被这个畸形的市场所淘汰,劣质厂商则伴随曝光不定时地变幻大王旗,始终挥之不去。

  所以,当丰田章男遵命去美国议院出庭受讯,他对着美国媒体汗流满面。当他主动来到中国,同样鞠躬道歉,抬起头却风轻云淡。他面前的两个市场虽然一样大,但消费者的力量却完全不一样。温总理所言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在中国消费市场,还需要真正的努力才能得到实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