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中央一号文件: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深读中央一号文件: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
2009年02月17日 09:42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去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决定将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据估算,加上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总额将超过18万亿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一直处于投资不足、投资匮乏的状态,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学校、医院、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都存在巨大的投资空间。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把“三农”作为投入重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刺激经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固定资产的迅猛增长,也会增加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从长远来看,扩大国内消费才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在当前形势下,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无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消费水平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就广东而言,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为4490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1/4。2007年我国县以下的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55%,而县以下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21%,这足以说明农村消费仍然明显偏低,农村消费需求的潜力巨大。正因为如此,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涉及到农村市场的至少有五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这无疑表明中央对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视程度。

  扩大农村消费,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才能进一步挖掘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有效地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呢?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但基本的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倾向。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显然会高于城镇居民,例如2007年城市居民的消费边际倾向为64%,而农村居民则达到了71%。这样,农民收入增加所带来的消费需要增长,比城镇居民增加同样收入所带来的消费增长大得多。由此,扩大农村消费,首先要增加农民收入。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随着近年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不过,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农民工就业比较集中的出口型企业遇到困难,从而导致农民工就业困难和返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重视解决好农民工的再就业和返乡创业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因农民工失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只有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消费信心才会增强

  农民的消费信心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消费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公共产品投入方面重城轻乡,农村在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展滞后。因此,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切实解决农村教育、交通、卫生、养老等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农民不用担心收入跟不上、小孩上不起学、有病无处医、老了无人养等问题。只有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的消费信心才会增强。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鼓励农民消费的政策力度

  在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方面,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市场建设,建设和完善乡镇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发展农资和消费品的连锁经营。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此外,要加大鼓励农民消费的政策力度。今年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家电下乡”活动,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国家按产品销售价格一定比例给予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对“家电下乡”活动,国家投以400多亿元的政策性支持,估计带动农村消费9000多亿元。这项活动要开展得好,必须加强有关措施保障。正如中央一号文件所强调,要保证下乡家电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加强农村市场监管,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行为。(作者余甫功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