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专家析当前中国经济的风险与对策:治滞胀最困难

2008年09月08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2008年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性最强、意见分歧最大、预测难度最高、政策选择最困难的一年

  ★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与1998年相比,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更为复杂。众所周知,1992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局面,1993年及时进行了宏观调控,1994年又出台了宏观配套改革措施,到1996年时中国经济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软着陆”。

  所以,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当时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是单方向的,因而,政策的选择也是单方向的——就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经济向上推就行了。

  可如今我们面临的风险则是双方向的:一方面是国内的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

  内热外冷,从而使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方向和力度都比较难以把握。

  过去几年里错过了一些最佳时机

  造成这种“两难”局面的原因既有国外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其中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过去几年里错过了一些最佳时机。

  一是错过了推出创业板的最佳时机。

  如果能够趁着前两年A股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及时推出创业板的话,不仅能够给中小企业开辟一条新的融资渠道,而且还能够分流一部分A股市场的资金,减轻A股市场的泡沫。而如今,A股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如此脆弱,如果再推出创业板的话,对于A股市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不推出创业板的话,就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二是错过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

  如果趁着前两年经济形势比较好,银行不良资产迅速下降,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加的时候,能够及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话,就会比较容易一些。而一旦经济出现拐点,增长速度开始趋缓,银行不良资产重新上升,国家财政收支状况发生逆转以后,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难度就会大得多。

  三是错过了理顺资源价格的最佳时机。

  如果趁着前两年一般商品价格水平比较低的时候理顺资源价格的话,阻力会比较小一些。但如今,物价水平已经较高的背景下,理顺资源价格就要冒较大的风险。但是,不理顺资源价格,资源短缺现象就会加剧。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很大的分歧,决策处于“两难”境地。

  当前经济形势:增长下滑还是仍旧过热?

  对于目前的形势,学术界现在存在着非常大的分歧。

  首先,关于经济增长走势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是,担心当前的经济增长下滑。理由似乎足够多,包括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还包括房地产、证券市场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另外是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导致的供给不足等等。

  此外,在外需方面,由于国内调整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也会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在投资方面,有专家认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正在减弱;在消费方面,有专家认为,物价上涨会抑制消费的增长。总体而言,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担心紧缩过度,担心出现过调的局面,并主张放松银根,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这种声音目前正在逐步加强。

  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仍然担心经济增长出现过热的局面。主要理由是:从投资的角度看,每逢政府换届,政府都有投资冲动增强的趋势,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在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调研后发现,今年以来,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压抑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比如说1月份的冰雪灾害、3月份的“藏独事件”、5月份的地震灾害等,奥运会过后,地方的投资冲动仍然有可能爆发出来。

  从消费的角度看,随着近年来公务员工资的提高,国有企业职工收入的增长以及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还有减免农业税等,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会使消费出现快速增长。

  再有是奥运经济从投资期转入了消费期,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因此,这种观点主张坚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其次,关于物价走势,目前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今年的物价走势是前高后低,物价将持续回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货膨胀将居高不下,甚至有可能继续走高。

  而认为通货膨胀将居高不下的观点里面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观点主要从供给的角度出发(被称为“供给派”),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输入型的,因此货币政策不仅无用而且有害,会损害经济增长,因此只有提高人们的承受能力和容忍程度。

  另一派观点从需求出发(因此被称为需求派或货币派),认为通货膨胀就是通货膨胀,无所谓结构性与非结构性之分;认为当前的通货膨胀归根结底还是货币供给过多造成的。

  还有人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是由于中国国内需求过热“触发”了国际油价、粮价和资源价格的暴涨,反过来影响到中国国内,因此属于“出口转内销型”通货膨胀。

  因此这一派观点主张继续紧缩银根,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位置。

 [1] [2] [下一页]

编辑:蓝玉贵】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