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就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答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家审计署就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答问
2009年05月22日 10: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国家审计署网站消息,5月22日,审计署公告了《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结果》。针对审计调查结果的有关情况,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司长黄道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答了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记者:为什么要对渤海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审计?

  黄道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渤海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渤海是我国唯一半封闭型内海,为天津、大连等13个市所环绕,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渤海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沿海城市化与临海工业发展迅猛,对渤海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海洋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凸显,渤海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护渤海环境,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和《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并采取多项措施、筹集资金用于渤海的环境保护。

  另一方面,对渤海水污染情况进行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环境审计特别是水环境审计是审计机关当前的重要任务。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对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环保投入及其效果进行审计,作出客观评价并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环保工作的建议,以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环境保护中的建设性作用。

  对渤海水污染防治情况进行审计早已列入审计工作计划。早在2006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十年后渤海可能成‘死’海”一文后,审计署就将渤海水污染防治审计纳入了议事日程。这篇文章指出,“渤海依然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为严重的海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和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等陆源污染物大量超标超量排放入海成为当前渤海环境状况恶化未能得到遏制的根本原因”,“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来遏制污染,那么10年后,渤海将变成‘死’海”。

  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审计署领导的高度关注。从2006年开始,我们根据署领导的要求陆续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调研,经过一年多的前期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于2008年正式实施了对渤海水污染防治情况的审计调查。

  记者:此次审计调查的目标是什么?

  黄道国:简单地说,这次审计调查的目标是:摸清情况、揭示问题、提出建议、促进防治。即对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客观评价取得的成效,揭示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完善和改进渤海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完善措施,改进工作,搞好防治。

  记者:此次审计调查的时间范围、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黄道国:此次审计调查的时间范围是2006年至2007年。调查对象主要是环渤海13个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环保、海洋、发展改革委、财政、建设等部门。审计调查的内容按照海洋中水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陆地水污染防治情况,主要包括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企业污染防治等措施的实施情况等;二是海洋水污染防治情况,主要调查海域开发利用、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水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记者:目前渤海的水环境状况如何?

  黄道国:根据今年5月8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公布的《2008年渤海海洋环境公报》,渤海水环境的最新情况是这样的。2008年,渤海中部海域海水质量状况良好,近岸海域污染较重。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渤海夏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好,污染海域面积约为13810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17.9%;秋季海水质量状况较差,污染海域面积约为23680平方公里,约占渤海总面积的30.8%。渤海三大湾中,莱州湾海水环境污染程度较重,渤海湾次之,辽东湾相对污染程度较轻。具体情况是:

  

【编辑:邱观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