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人士:宏观调控没必要再出台新的政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发改委人士:宏观调控没必要再出台新的政策
2009年06月24日 11:0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份,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国民经济运行继续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多项宏观经济指标显示,经济增长开始显现出企稳回升迹象。但是,增长基础仍不牢固。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资产价格包括股票、房地产、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等价格明显回升,接下来需要防止的是有可能会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因此,宏观调控没必要再出台新的政策,甚至要作适应性调整。

  对此,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问题仍很突出,短期内外需持续下降的局面难以扭转,民间投资还不能有效接过政府投资的接力棒,在这个时候如果就过早调整政策,由防通缩转变为反通胀的话,经济回升的势头将难以持续。因此,要坚定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反复或震荡。

  经济运行继续企稳向好

  5月份,经济增长继续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企稳回升迹象更加明显。突出表现在:

  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尤其是重工业增速出现转折性变化,预示着经济开始企稳回升。从我国历次经济波动的情况来看,当经济增长处于下降时,轻工业增长会快于重工业,而经济走出低谷时往往重工业增长领先于轻工业。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七成左右,5月份重工业增长出现转折性变化、且超过轻工业增速,表明本轮经济开始走出低谷且回升迹象趋于明显。但是,当前工业增速加快主要是靠政府投资及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所带动,更多地体现了恢复性,这种增长势头能否保持,关键取决于短期内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缓解。

  外贸出口继续大幅下滑,但内需增长十分强劲。尽管中央为稳定出口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5月当月出口降幅达26.4%,比4月份降幅又加深了3.8个百分点,出口持续超出预期大幅下滑,对就业以及整个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不过,内需增长势头较为强劲,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加速增长,同时消费品市场持续较旺。内需、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相应地可以部分弥补因出口回落对经济增长造成的拖累,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得以巩固。

  货币信贷继续较快增长,对经济企稳回升形成了有力的支撑。M1从年初的6.68%飙升至5月的18.69%,表明企业存款增加,商业活动相对开始有所活跃,经济活动中的现实需求有可能增加。同时,M2与M1的喇叭口继续收敛,货币的乘数也将会增大。信贷投放在4月份有所减少的情况下,5月份比4月份投放又有所增加。金融对扩大内需及整个经济触底回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市场预期继续向好。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50%以上,新出口订单指数10个月来首次超过50%。股市持续上行,钢材、铜、铝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这些均表明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渐地恢复。

  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不牢固

  虽然中国经济继续呈现景气回升态势,但还不宜过于乐观,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政策力度如果把握不当或过早放松,经济就有可能出现反复或震荡。

  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从国际上看,尽管在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措施的推动下,近来经济衰退的速度有所减缓,消费者和生产者信心有所恢复、房地产市场有所企稳、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明显回升,但最新公布的5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世界及美国经济形势仍然相当严峻。美国5月份工业产值环比下降了1.1%,跌幅超出市场预期;美国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从4月份的69%下降至68.3%,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降至65%,创1948年美联储开始报告这项数据以来的最低值。5月份美国失业率上升为9.4%,是1983年8月份以来最高的;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也创多年新高。据国际劳工组织5月份预计,2009年全球失业率可能高达6.8%,为1991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势必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回升,对我国短期内出口扭转颓势形成很大压力,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导致美欧等国已经开始调整过度消费的模式,未来我国出口还想像以往那样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几乎不大可能。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