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发改委专家: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2009年12月02日 11:33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点评当前经济形势

  一年多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初现,记者在对陈东琪进行专访时,他预言中国经济经

  过七年的高速增长,应该进入一个调整期,要变短期调整的压力为经济长期发展的动力。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怎样?进行了哪些调整?中国经济来之不易的回升势头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明年中国经济会走向何方、宏观政策又将作何调整?就此,陈东琪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一次梳理。

  触底回升,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

  记者:作为长期跟踪中国经济走势的学者,你怎样评价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

  陈东琪: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但经过中央及时、果断的宏观调控和强有力的干预措施,与去年这时相比,中国经济已发生了明显转机,基本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通道。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已经触底回升:

  首先,经济增长不断加速。今年以来,经济增速逐季加快,从一季度的6.1%,回升到二、三季度的7.9%和8.9%,前三季度增长7.7%;预计四季度还将进一步加速,达到10%左右。全年增长率可能在8.2%左右。

  其次,各个产业也加快增长。占我国GDP总量的43%的工业,1-2月份仅增长3.8%,见底后逐渐上升,十月达到增长16.1,半年多时间加速了1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工业原材料、工程机械、配件和汽车、家电等消费共同拉动工业的增长。农业、服务业也在稳步增长。从区域上看,上海等10个省市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已经恢复增长;珠三角正在恢复增长;中西部地区加快增长。

  第三,从需求上看,内需引领中国经济复苏。今年,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力量的外需大幅下降,净出口不仅没拉动经济,反倒把GDP拉下负3.6个百分点。全靠内需中的投资增长33%,带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消费超过15%,带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衰退中,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能有这样的增长,表明我国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很明显。

  第四,中国国内市场活跃。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都很活跃,甚至连收藏品市场也很红红火火。由于社保投入和民生投入,农民消费预期改善,农村经济也对消费产生了拉动。

  记者:中国经济用了七个月时间扭转下滑态势,进入上升通道,完成了经济周期的调整。你分析主要原因何在?

  陈东琪:总体说来,是宏观政策及时、有效。由稳健的财政政策转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变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再加上两年4万亿公共投资计划,今年落实了2万亿,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同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新兴战略产业规划、区域规划,对产业和区域发展环境加以扶持和优化;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投资、鼓励消费的政策,比如刺激消费的金融信贷政策等。此外,调整老百姓收入预期,加快社保、农村新农合、农民老有所养政策的出台,城市低收入保障增加投入,离退休人员工资增加,教师、医药卫生领域绩效工资改革,让老百姓有钱去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央和地方的配合协调得当。以前有时间差问题,这次决策实施快、信心恢复快、预期改善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扩大内需,引领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体

  记者: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了,但人们似乎仍然担心,这种回升的势头是否可以持续?

  陈东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内需启动政策不是短期而是长期的政策,除了补贴政策等应急措施,更有产业规划和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内需引领中国经济增长是中长期的增长。过去十年,主要依靠外需,尤其是2006和2007年时净出口对GDP的拉动竟高达8.7个百分点。明年,投资会收敛减少,而外需也会改变对经济的负拉动,变为正贡献0.5个百分点以上。更主要的是,中国经济内生型增长已经被激发,会使整个经济增长有可持续性。而且这种内生型增长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是多种因素支持的。所以,明年不管外部环境怎样,中国经济会保持平稳持续增长,不会太陡增长,也不会出现人们担心的“过山车”和“电梯效应”。

  再从中国经济的长期支撑看。今年城市化率才增长0.8个百分点,预计到46.5%左右,中国城市化率在达到60%以前,都有发展的需求;新型工业化也不断有创新的内容;还有新的、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产业大军补充,预计到2015年后中国的人口红利才会变成人口负债。

  这些因素都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经过调整,不会发生重大的逆转,中国经济增长仍将持续。

  记者:有人说,是外需倒逼中国增加内需。对此,你有何看法?

  陈东琪: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其实中国经济经过上一轮周期七年的高速发展,自身也有了调整的需求。出口成本增加,对资源消耗大,对环境影响大,低价值的出口不可持续,再加上“十一五”减排目标的限定,从2007年三季度开始,珠三角、长三角的增长就乏力了,就要开始调整了。就算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会调整,这次调整有外部因素,但更多的是内因。

  记者:如此说来,结构调整并不会像有的人想的那样会影响经济增长,反倒还会创造出新的需求和增长?

  陈东琪:是的。中国经济正在发生重大转型,现在虽然不像十年后那样看得清楚,但可以看到许多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带来新的增长。工业向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医药、装备,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减排40-45%的宏伟目标,都会产生新的增长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比如,风能产业所带来的设备和发电机组;清洁能源中,煤变气、煤变油;循环经济的“三废”利用;汽车业中新动力能源的普及等,都会形成新的产业和增长。

  产品结构的变化。汽车种类很多,新出现节能减排、个性化、低碳化;纺织品结构也向高精尖推进,出现很多品牌。产品结构变化,意味着资本结构、劳动力结构等多种结构的变化,创造出新的需求和增长,有利于可持续增长。

  制度改革带动中小企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新近推出的创业板,是一个重要信号,它标志着中国要从制造型经济向创造型经济的转变,原来的世界工厂只是外延型数量型的发展,有了创造和创新,中国制造和中国的生产力将有新的提高。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