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卓民:武广客专开通具有六大战略意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余卓民:武广客专开通具有六大战略意义
2009年12月26日 18: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12月26日,全长一千零六十八点六公里的武(汉)广(州)铁路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该铁路设试运行速度最高达三百九十四公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 中新社发 楚天行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武汉12月26日电 (徐金波 刘强)武汉铁路局局长余卓民称,26日开通的武广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中京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京广南段极度紧张的运输矛盾、有效提高全国铁路网整体运输能力、加速中国铁路现代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完善中国铁路网,快速满足客运需求。京广南段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的区段之一,尤其是春运期间,广州地区运输能力极度紧张,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运输需求,往往需要采取停货保客等非常措施,来应对持续的客流高峰。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可以在武汉至广州形成一条运能强大、高效便捷的旅客运输通道,使武汉~广州间旅行时间由目前的11小时缩短到3小时左右,长沙到广州直达仅需2个小时,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快速、安全、舒适、便捷和准时的出行需要,特别将大大缓解困扰多年的广州地区春运难题。

  第二,可实现京广铁路客货分线,大幅扩充货运能力。武广高铁北联武麻、汉丹、武九线,中衔石长、沪昆、湘桂线,南接广深、广茂线,与在建的沪汉蓉铁路大通道、沪昆铁路客运专线等铁路相连。这条铁路通车后,可使区域内的铁路网更加灵活,与全国的客货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尤其是实现客货分线运行,将大幅释放既有京广线能力,有效缓解货运能力紧张状况,最大限度满足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的运输需要,推动区域内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于充分发挥铁路国民经济发展大动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有助于提升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水平。武广高铁在充分吸收借鉴京津城际铁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适应长大高速铁路特点,在动车组技术、列控系统技术、轨道高平顺高稳定技术、大断面隧道建造技术、牵引供电技术、现代化客运枢纽建设技术等许多方面又有创新突破,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对于提升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水平,顺利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等其他客运专线建设任务,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建成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武广高铁运营里程超过1000公里,纵贯湖北、湖南、广东三省,沿线大、中、小城市密布,这些省市占全国GDP比重很大,尤其是广东省的GDP约占全国1/8。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后,所带来的高铁效应将更为显著,不仅会大大缩短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且可以使华中与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和交流更加密切。对于珠江三角洲经济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资金密集型现代工业转化,“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经济结构互补,促进鄂湘粤及周边地区的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五,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世界经济进入低碳时代的今天,铁路作为绿色交通方式,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2月5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400多名代表乘坐“气候火车”前往会场,宣传铁路交通方式的节能减排优势,倡导环保理念。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特别需要铁路这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武广高铁对于发挥高速铁路相对节约土地、能源以及污染较小、安全性好等优势,集约利用土地,减少交通运输的环境污染,降低全社会的运输成本,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意义。

  第六,对加快实施我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具有推动作用。武广高铁是中国铁路人在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创造的又一新里程碑,它充分展示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最新成就,更加充分证明我国铁路建设,尤其高速铁路建设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条铁路对于中国加快实施铁路“走出去”战略,大力增强中国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振奋民族精神,激发建设和谐社会、加快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信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