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契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上海世博会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契机
2010年04月30日 10: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世博会将于今日开幕。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上海是否能把握世博机遇,由世博会带动软环境建设,借力世博成功调整产业结构,转身成为高科技、信息、会展、金融等服务业中心是众多目光聚焦之处。正在制定中的中国“十二五”规划,仍将继续推进经济转型并城镇化,上海世博催生的高科技产业是否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亦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与中国的每个城市,若视此次世博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契机,世博的意义便不止于数字。

  城市,开始用解析自然的方式重新亲近自然。

  这个因为集中的资源与机会被人依恋,又因为疏离与冷漠为人憎恨的地方,正在用科技自我瓦解冷面,让自己接近土地的温度,接近树木的清新,接近山泉的纯净,接近本真的气质。

  到此,无需再像古巴比伦人筑墙为城,已经无所谓城里城外,谁也不会想冲进去,或是逃出来,人栖居在此,是最原始的意愿。

  “城市最终的任务是促进人们自觉地参加宇宙和历史的进程。”(芒福德)

  工业文明带动了城市化浪潮,而工业化、城市化又会促进和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本届世博会提出“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主题,绝对不是为了区别于往届,而有其内在的经济逻辑。

  工业化进程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同步存在两次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浪潮——第一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由市场条件下的轻工业大规模发展导致;第二次则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结果。在非农产业中,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性,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空间。转移的结果就是,作为劳动力的人由农村转向城市,直至实现城市化过程,最终,将一个国家由传统农村社会送达现代城市社会。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逻辑是: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经济支持,而城市化为工业化创造适宜的空间。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整个经济结构的空间调整,而其他结构调整的问题,例如农村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生育人口结构等,都建筑于城市化的基础之上。

  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注重重工业的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从根本上扼制了城市化进程。由于限制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城镇非农产业就业机会极其有限。最终的结果是,工业化不断推进,而城市化却止步不前——当然,那时城市化也并没有被重视。并且,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使得重工业只有能力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几乎不可能。

  这种违背人的基本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实现一个国家的持续良性运转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在传统体制下严格限制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市场急速扩张的拉动下得到了充分迅速的发展。但是进入19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产业从迅速发展,变成徘徊状态,似乎失去了发展的动力。而第三产业,第二次工业化的核心,亦是城市化(中国称“城镇化”)的核心。

  这就是正在酝酿的“十二五”规划、以及以往的国家战略中,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经济转型与促进城镇化是一个战略整体,密不可分的原因。世博主题,之所以定义在城市生活之上,亦有此深刻背景。而世博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展现的高科技与新技术,无一不是人类工业文明的结晶,可以说,正是集中了工业文明精华的城市,令人类因为自己的智慧,让未来有希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