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时评:刺激消费,是不是力度不够?

2008年11月27日 13:13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系列时评(下)

  投资民生项目,不仅可以扩大投资需求,还可以拉动消费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在直接刺激消费方面,还要付出很多努力,也还有很多政策空间。

  拉动经济增长,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在国际市场疲软、出口贸易萎缩的背景下,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加快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另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

  扩大内需,一靠投资,二靠消费。

  从短期看,扩大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无疑是最直接、见效最快的办法。从长远看,刺激消费,尤其是百姓消费,更是实现经济平稳增长、提高发展后劲的“长效药”。

  当前,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府投资计划,投入比较集中,量也比较大。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直接消费刺激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

  有读者担心,在扩大内需方面,我们在重投资的同时,是不是忘了消费呢?

  首先,就政策出台的紧迫程度而言,投资甚于消费。长期以来,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短板。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一项长期任务,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对于投资,政府不仅可以决定规模,还能在短期之内见到效果,是我们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优选择。

  其次,就此番财政刺激政策而言,投资也能促进消费。投资民生项目,不仅可以扩大投资需求,还可以拉动消费需求,可谓一举两得。中央年内新增1000亿元投资的最大亮点,是关乎城乡百姓的民生项目占了很大比重。在城镇,保障房的建设,让居者有其屋,居者势必装其屋,就带动了家电、家具、厨具、装修、建材等行业的消费;在乡村,从三省扩展到九省的“家电下乡”,是对农村消费结构的一次升级。

  投资基础项目,不仅可以补历史欠账、补市场不足,也可以拉动消费需求。对水利、交通等“硬件”的投资,也是扩大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对自主创新、产业优化升级等“软件”的投资,也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推手。

  尽管中央的投资计划,需要大量资金,但并没有伴随增税的政策。恰恰相反,与扩大投资同步推出的,是增值税改革措施,仅此一项,就将为企业年减1200亿元的负担。加上其他税收优惠,中央减少税收超过3000亿元。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这不就是拉动消费的政策吗?

  当然,在直接刺激消费方面,还要付出很多努力,也还有很多政策空间。

  刺激消费,增加百姓收入是前提。尽管这些年来,我国人均收入一直稳步增加,但绝对收入仍不算高,收入分配也不均衡。而且,我国信贷消费规模还小,现期收入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更为明显。所以,增加收入,特别是提高城市中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是刺激消费的根本之策。手中有钱,才能消费,这是硬道理。

  刺激消费,完善社会保障是关键。无论什么刺激消费政策,如果没有长期的制度建设为前提,效果肯定受到影响。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消费意愿,而是受到长期因素掣肘,导致当期消费能力有限。要解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刺激消费,改善消费环境是保障。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逐渐聚集,自然就会促进消费。但这并不表明,消费的内在动机提升了,就可以忽视消费外部环境的优化。要对乱收费、乱涨价、商业欺诈等现象,予以根除,为消费“松绑”。

  投资与消费,两者并不矛盾。通过投资,带动消费,这次的积极财政政策也包括对消费的提振。我们期待,在投资计划之后,将有更多的直接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使投资与消费比例更加协调,结构更加合理。

  值得警惕的是,尽管消费是短板,刺激消费对长期经济增长很重要,但我们更不能忘了“有保有压”。对铺张浪费,奢靡消费,要坚决反对。(金石平)

编辑:杨威】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