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通货紧缩压力大于表现 减息应是恰当对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通货紧缩压力大于表现 减息应是恰当对策
2009年03月11日 08:49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将通货紧缩(deflation)定义为: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其中的所谓“正在”,不仅是指当前状态,也具有“持续”的涵义。

  我国CPI自去年4月以来,PPI自去年9月以来,便出现持续下降。由于它们反映的是国内消费者与生产者面对的普遍价格态势,当然符合所谓“正在普遍下降”的定义。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严格地将物价“正在普遍下降”视为通货紧缩,而是将“正在普遍下降并且出现负增长”的物价走势,看作是通货紧缩。这应当是对通货紧缩退一步或相对保守的判断依据。

  统计局将通货紧缩的原因界定为“货币供应量不足”,是非常大意的。正确的说法是,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与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市场需求不足,是引发通货紧缩的原因。

  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自去年2月起便出现下降,11个月内由98.6大幅降至86.8。在很大程度上,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是居民收入预期下降的结果。至于企业投资信心不足,是PPI下降的原因,而且是部分原因,即投资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者不得不接受更低的价格。导致PPI下降的、同样属于市场需求方面的另一个原因与CPI下降有关,二者之间的价格传导是典型的市场行为。

  货币主义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反过来讲,货币供应量扩张可以抑制通货紧缩。但近5个月国内货币供应量持续扩张,不仅没能阻止物价下降,反而在扩张的同时出现了物价加速下降的情形,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国内的通货紧缩压力远远大于当前的通货紧缩表现。也就是说,就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持续扩大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改变消费者信心不足和企业投资信心不足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物价走势,环比较同比更加重要。因为同比的结论受上年同期数据的影响极大,因此可靠性不强。

  减息应当是最恰当的对策。鉴于当前实际利率已升至3.85%,因此,为了刺激消费,将实际利率降至2%左右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这意味着当前的减息空间最大在162个基点。(清议 新浪博客)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